第二百一十章 闽,东南越也!

这些人脑子里装的都是答辩吗?

还是选择性眼瞎?

碗快都还没放下,就开始骂娘了,真有意思!

试问和这样的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治理好国家?!

……

陈景乐自然不知道大夏官府内部,因为阴司兵马的事,展开过一番辩论。

就算知道,也只会一笑而过。

他做好自己的事就行,至于某些人怎么说,重要吗?

信不信真到灾难降临那天,最怕死、缩得最快的,也是这些跳出来唱反调的人?

不管哪个时代,最不缺就是这种人。

一个字,贱!

在家呆了两天,过完中秋节,便将爸妈和妹妹送去高铁站。

从小到大的留守生活,让他习惯了各种别离,倒谈不上忧伤,就很平常。

哪像小时候,被爷爷奶奶骗出去,等回来发现爸爸妈妈不见了,嚎啕大哭。

小主,

可能这就是长大吧。

倒上一杯红茶。

陈景乐开始进入工作状态,考虑接下来往哪个方向走。

在家这两天,过于安逸,搞得他都有点不习惯了。

人啊,还是不能太闲!

最终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陈景乐决定,还是往闽地方向走。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闽地民俗文化与椹川一脉相连,境主庙数量也多,远不是其他几个省份能比的。

拿下闽地的话,整个东南地区都稳了。

想及此,陈景乐果断出发。

……

闽地,在先秦时期,属于百越中的闽越。

而古籍《说文解字》对“闽”的解释是:“东南越,蛇种。”

闽的意义就是门内供着一条蛇,蛇形图腾是闽越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民间很多地方仍保留有蛇王宫、青公庙以祭祀蛇神。有些地方的妇女,甚至还保留着佩戴银制蛇簪的习俗。

据说这种蛇簪饰品,在古代是闽越地区的族徽。

经过几千年的民族文化大融合,闽地逐渐形成如今独具特色魅力的八闽文化。

新老交替。

旧的民俗在新时代浪潮中焕发生机。

不过又有八闽不相通的说法。

因为闽地是一个山地丘陵占据90%的省份,八山一水一分田,古代交通极其不便,十里不同音这样的事常有。

闽东闽南闽北闽中闽西,这几个地方,无论是语言还是习俗,都有很大差异。

所以有些闽地人不会讲闽南语很正常。

毕竟俗称的闽南,其实就只包括海澄、鹭岛、鲤城三府,以及兴化靠南部分区域。

只是在闽地说闽南话的人比较多,加上旁边小岛上也很多讲闽南话的,才会让人误以为闽地人都讲闽南话。

事实上闽地语言分为闽、客、赣、吴、官五大类。

闽地的地理位置很优越,自古以来,都是海外贸易港口聚集地,奈何到如今被旁边的小岛阻碍了发展,最后只有房价发展起来。

其他一言难尽。

惯例吐槽下,

闽地的省会不是鹭岛,而是闽都。

鹭岛是陈景乐见过营销最成功的的旅游城市,没有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