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6页

究竟是何人,胆敢弑杀大汉天子。

陛下身边一干人等,皆小心翼翼,避开一人名讳。

蓟王刘备。

然怀疑的种子,早已种下。并在一路仓皇逃窜中,生根发芽,不断壮大。

首先,“水漫解渎”与“水淹广宗”如出一辙。紧跟着,被大剑宗王越脱口叫出的“陷地神术”,亦源自蓟王少年之举。郭太那颗被人精心硝制,口藏吹针的首级,与沙丘平台上,能喷毒、火、烟的“干尸傀儡”,更有异曲同工之妙。

便是现如今,已为蓟扬武校尉的高览,亦曾完败在干尸傀儡的毒烟之下。

换言之。此连环杀局,必与黄巾余孽,或蓟王刘备,脱不了干系。亦或是,黄巾余孽与蓟王刘备,兼而有之。亦未可知。

虽怀揣疑问,一干人等却皆点到为止,不敢再深想。

一时间,兵荒马乱,群盗蜂起。

沿途围追堵截,如嗜血群狼,死咬不放。北巡队伍,死伤惨重。有了冀州刺史王芬与黑山张燕、白波郭太的联手一击。王越、孙坚,乃至车骑将军曹操,在冀州地面,已如惊弓之鸟,再不敢轻信一人。

当真忠奸莫辨。

最关键是,众所周知。冀州乃黄巾大本营之所在,荼毒最烈。且在黄巾乱前,天下太平道徒,皆北上冀州。可谓根深蒂固。待冀州初平,冀州六国主联名上表,求朝廷委派官吏,重整吏治,收拢民心。却被尚书令曹节借口“郎官不足”所拒。不得已,六国唯向蓟国求助。于是乎,上至六国国相,下至斗食小吏,皆出蓟国吏治体系。王芬上任以来,虽大力提拔本州士人,补充吏治。然时至今日,六国相还是蓟王所荐。六国大半官吏,仍出蓟国一脉。

试想。既已怀疑此杀局,必与蓟王刘备千丝万缕。六国中,皆由蓟国工匠营造的城池,堪称铁壁铜墙,插翅难飞。如何敢自投罗网。诸如钜鹿郡等,又是冀州刺史王芬之大本营。

唯有绕道而行。

在轻车将军曹操的统领下,北巡队伍先径直南下,想入黎阳大营。然贼人早布下天罗地网。屡次冲杀,不得脱身。唯折向西,尽量与洛阳靠近。又出信使,接连奔赴京畿报信。

幸得轻车将军曹操,麾下数千人马,且战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