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将校,焉能无惧。与其被各个击破,不若共御强敌。于是双方一拍即合。西凉兵卒,纷纷投入张济帐下。随张济、李傕等人,高举拨乱反正之讨逆大旗。甘为史侯所驱。
京中势力,泾渭分明,各有依归。
亦如荀彧,先前所言。董侯,渐为人所弃。
陇右张济,关东袁绍,双方势均力敌,遂暗中和谈,欲赶在蓟王抵京前,达成默契。如此,即便蓟王上洛。张济、袁绍,二人联手,手握二十万大军,蓟王亦难有作为。
“互相妥协,各取所需”,便是所谓盟约的真谛。
至于煞有介事,日日早朝不缀,今汉朝廷。双方已全然无顾及。
冢中枯骨,早晚必擒。
何必急于一时,又何须在意。
蓟王宫,灵辉殿。
为商讨洛阳时局,蓟王专开朝会。
比二千石及以上,悉数与会。
先由中书令赵娥,将洛阳时局,当殿剖析。
待一众肱股重臣皆领会。蓟王遂开言路。
“叔侄之争,延祸无穷。”王傅黄忠,抱拳请命:“今汉气数已尽,主公宜当速决。”
“臣等,附议。”殿内重臣,尤其武臣,齐声附和。
平时少有言语,二弟关羽,亦进言道:“三兴汉室,当仁不让。”
“炎汉帝位,大哥坐得!”见二哥开口,张飞如何能沉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