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1页

于是乎。六雄之,末世奸雄袁公路,乱世枭雄曹孟德,皆争相上钩,甘为“悬鱼”。

唯一差别。后发制人,陈元龙,一擒一纵。二雄结局,各有不同。

袁术心向江东,若得广陵雄城,必据徐州临江大郡,如此江东下游毋虑,必全力上击江夏。谓“双拳难敌四手”。刘表虽位列八骏。又岂与,六雄之二袁为敌。

同理,此战若火烧盖海,兖州全军覆没。曹孟德纵一败涂地。关东势弱,群雄纷争。亦被江东得利。

一言蔽之。二袁过江,于天下大势,蓟王三兴不利。

湖海豪士,陈元龙。才智足可与陈公台比肩。焉能为曹孟德,“乘伪行诈”之计所骗。一擒一纵,皆为大汉三兴积势也。

如史上,陈元龙所言:“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彼时,刘先主辗转蹉跎,流离失所。周旋于群雄之间,终觅得一席之地。

时陶谦三让,刘先主不愿私领。陈登先以大义相劝:“今汉室陵迟,海内倾覆,立功立事,在於今日。彼(鄙)州殷富,户口百万,欲屈使君抚临州事。”

见刘先主犹豫不决,陈登又进务实良言:“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于竹帛。”

刘先主三不纳良言,于是陈登再《遣诣袁绍告迎刘备为徐州牧》,引强援相助:“天降灾沴,祸臻鄙州,州将殂殒,生民无主,恐惧奸雄一旦承隙,以贻盟主日昃之忧,辄共奉故平原相刘备府君以为宗主,永使百姓知有依归。方今寇难纵横,不遑释甲,谨遣下吏奔告于执事。”绍答曰:“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于是,刘先主受领徐州牧。

内有雄兵,外引强援。更兼大义傍身。陈元龙为刘先主,“至于再,至于三”。极尽人臣之事。奈何,刘先主引狼入室,终被吕布所乘。失而复得,大势已去。辟祸新野,西入巴蜀。此生再未能,入主徐州。陈元龙一腔碧血,付之东流。陈元龙,盛年暴毙。究竟死于虫病,亦或是为奸人所害。时过境迁,已不得知矣。

如今,刘备少复祖爵,并土封王。虎踞河北,三兴在望。陈元龙,心向往之,奉为明主。岂不披肝沥胆,倾尽所能。

故,陈宫慨叹。张孟高无智,是真;陈元龙不明,伪也。

甄都朝堂,激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