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页

“贫道偶经五台,途遇令师善远,承告道友身世,并请代促道友回山。令尊及令弟多行不义,恶根深种,人力不可回天,逆天而行,将惹无穷杀孽,愿道友三思。”

文俊心中一惧,暗叫“糟了!”听青年道姑的语气,这位云非大师,分明是阎王令主的长子,二十余年前披发入山不知所终的卜成楝,目已功力未复,动起手来实不堪设想。

“请道友明示仙号,贫僧斟酌。事在人为,贫道虽为佛门弟子,对因果之说,尚未能大彻大悟。”

女道士仍然含笑相询道:“道友是明知呢,抑或故问?”

云非语气颇不友善道:“要修至心如明镜,贫僧尚须一甲子苦修,但今日之事,贫僧不可能撒手不管。”

“道友如何打算?”

“要这一双男女,偿贫僧侄女一命。”

“贫道虽未目睹经过,但令侄女临终数言,贫道在三里外以天听之术尽入目中,是非明矣!道友如坚持如此,贫道亦不能撒手不管。”

“道友咄咄迫人,贫僧只好领教高明了。”

“你?说句不中听的话,你还不配。”女道士不笑了。

“哼,道友好大的口气,云非倒不信邪。”他双掌缓提,举步向道姑走去。

道姑淡淡一笑,若无其事地说道:“令师世外高人,拳掌无敌天下,也不敢在贫道面前放肆,你的胆识确值一赞。”

云非一怔,停步不前,怒声问道:“道友究竟是谁?”

“贫道蓬莱真如。”

“善哉!原来是三仙门人,人称飘渺担娥的真如道友。”两老尼中之一上前合掌一礼,又说道:“三十余年前贫尼隐修之先,曾风闻道友中原前往昆仑,无缘一见,想不到三十年后,道友仙颜常驻,诚已修至金刚不坏,玄玉归真之境了。”

缥缈嫦娥稽首回礼,含笑问道:“这位定是人称菩提圣尼佛光道友了;那位可是人称百了神尼的百了道友?幸会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