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干河主流恢河发源于宁武县的管涔山分水岭,源子河发源于山西左云卫靠近长城的截口山,两河在朔州马邑城会合后始称桑干河。
因为桑干河经常在洪水泛滥的时候改变河道,导致河床“居无定所”,所以当地人称之为无定河。
马邑城就在桑干河边上,熊储带领众人是两天前赶到这里的。
熊储一路上快马加鞭赶过来,并不是无缘无故,自然有深层次的原因。
马邑城又叫“城上城”,是洪武三年在古城原址上重新修建的,只有原来的一半大小。
马邑城砖券四门,城高三丈六尺,堞高六尺,共四丈二尺。顶阔四丈,脚阔八丈,周围一千二百丈,堞口三千一百三十五。池深三丈五尺,阔一十二丈。全城周长九里十三步,合计一千六百八十丈。
有四座瓮城,一十二座敌楼,门楼四座,角楼四座,铺楼二十四座,烟墩四座。四门中,东曰“文德”,西曰“武定”,南曰“承恩”,北曰“镇塞”,外连吊桥,各树危楼。
马邑城是记录华夏民族全面反击边境外敌,结束“和亲政策”屈辱历史的名城。
汉武帝刘彻三打匈奴,首战失利就是著名的“马邑之围”。
其实也不是谋略不好,而是计划不够严谨,将领机械呆板,军队的灵活性和执行力都不够,所以倡导这次谋划的王恢被杀,李广永远不能封侯也是理所当然。
经过这一次教训,汉武帝终于决定培养自己的年轻将领,这样才能如臂使指,坚定不移地贯彻自己的战略方针,于是有了卫青第二次北伐匈奴而定朔方。
第三次就是卫青、霍去病双将齐出,率领骑兵二十四万,步卒十余万,分兵两路全力一击。
霍去病横扫匈奴王庭,俘虏匈奴首领、将官八十多人,左贤王孤身逃命,最后封狼居胥,功标千古,策源地就是马邑城。
熊储并不是文人骚客,他来到马邑城并不是为了凭吊古战场,也没有准备感怀先烈浴血奋战的历史。
他所听到的这些内容,都是一个人在喝酒的时候告诉他的。
张承宗,一个武将世家的大少爷,今年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