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告诉你,虽然我没有准备造反,但是我并不反对流民造反。因为我把整个大明朝的地盘都走了一遍,老百姓每一年都饿死数十近百万人。这已经二十年了,朝廷做了什么?老百姓活不下去,不造反也是个死。”
“常遇春当年跟随太祖皇帝征战天下,最后死在军中,就是要把大明搞成这个样子吗?反倒是你,对眼前的百姓苦难无动于衷。开口流寇,闭口流寇。常遇春、汤和当年就是土匪流寇,他们为什么要当流寇,难道他们也错了吗?”
第490章 接管卫军
对你动家伙的不一定就是敌人,对你微笑的也不一定就是好人。
说得让你高兴的不一定是正人君子,让你发怒的可能是真朋友。
常浩天,洞山寺的知客僧。
从见面开始,每一句话都把矛头对着熊储,也把所有的脏水都泼到熊储身上。
对于如何判断一个人,《吕氏春秋》说的是八观六验。
事实证明,常浩天对熊储就采用《吕氏春秋》的“六验”,具体说来就是:
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
和熊储一见面,常浩天就使用了“怒之以验其节”这一招。
其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尽快把熊储激怒,最好是怒不可遏。
当一个人怒不可遏的时候,就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就很有可能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但是,常浩天最后失败了。
熊储的确很生气,因为在他内心深处对常遇春、汤和这样的人都非常尊敬,对他们的后人自然也不会有什么不好的看法,甚至还有一丝亲近的感觉。
可是对方一见面就噼里啪啦把自己责怪一顿,而且无端怀疑和指责自己的目的性,要说熊储不生气那都是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