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页

马车时行二十公里,十个小时就能到潭州府,可徒步到府城差不多要三十小时,有些体质差点的在赶考途中便去世了,其中最容易导致死亡的就是野兽和疾病。

还没有成为童生的贫困学子赚不到银子,肯定请不起马车或护卫,长期读书体质不好,走山路,万一荒山野岭的就遇到一只猛兽,就完了。

又或许遇到雷雨天,身上被淋湿重病一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神不知鬼不觉的就撒手人寰。

韩卫运气好,什么都没有发生,除了累极外,平平安安的到达府城。

相比之下,土匪危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有功名在身上的学子,万一被其遇害,官府是真的会派兵围剿,极为重视。

因为这事关他们的年底考核的政绩,渭朝任官唯贤,善化县的知县就不是科举出身,他靠父祖蒙荫,进了国子监,后新朝缺人,渭帝亲自去国子监挑选底层官员,他就是其中之一。

可惜按沈弈看来,渭帝似乎眼神不太好,也可能是挑花了眼,给他们县选择了一位不管事的知县。不过不管事也有好处,好歹没有像隔壁县知县,不懂装懂惹出不少的麻烦。

韩卫把目光收了回来,他从包袱中拿出了书籍,打算温书时,却被喊停。

“韩师兄,快傍晚了,马车里昏暗,看书对眼不好,不急于这一时半刻的。”沈弈手中拿着书劝慰道。

“那你手上是什么?”韩卫忧郁的情绪一扫而去,他气笑。

沈弈举了举手中的书籍,朴实无华的封面上写着《清静经》三字,是他上次去道观,道长送的,说是能修身养性,李氏特意塞进他的小包袱里的。

众人皆一阵无语。

“快要科举了,你看道教经书作甚?”林边关忍不住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