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页

“你们说,今年夏怀耿还会继续科举吗?有人看见他来吗?”

人群中,有一本地学子高声呼道。

“为什么不会?”有人立马接话。

“要是有,岂不就是夏怀耿第四次乡试,事不过三,也不知他这次能不能过?”本地学子不屑。

“我跟他老师家认识,听说是要来的。”一个面相老实的学子从人群中挤出来。

“哦,听谁说的?”有人急不可耐地问。

面相老实的学子被万众瞩目,得意道;“是我祖母的妹妹的邻居的孙子在他老师府中做活,说与我听的。”

众学子:“”

“欸,我说的可是真的,你们可别不信!”面相老实的学子见众人散去,急忙吆喝。

第一次来省城的学子没听说他说的人,悄声问身旁的老生,得到回复。

夏尚忠字怀耿,二十八岁,在参加乡试的一众学子中算的上年轻,可他却是科举中典型的失败者。

失败的原因就一点,单就才学而言,他的学识要比同样参加乡试,中榜成名者只高不低。

首先夏尚忠的才华,自幼便有展现,他有两位恩师,皆出自书香门第,其中一位是进士,另一位更是府学教谕。

作为两位名师器重的得意门生,夏尚忠的见识文采,在参考学子中可以说是名列前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