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连续参加三次科举,都未中举。
只因为夏尚忠的两位进士恩师,是在朝堂上被人弹劾挤兑而后负气离京的,没有在京城为官。因此他在骨子里有着对传统官场的不泄,这种情绪转化为科举文风,自然不受主考官的待见,主考官的喜好很大程度决定学子能否中举,理所应当他落榜了。
老生那一桌离二楼近,沈弈也听了一耳,对素未谋面的夏尚忠有稍许印象。
本地学子的话,也引起众人对参加本次乡试有能力取解元的学子,进行猜测。
除了夏尚忠,沈弈还对他们说的其中一人感兴趣。
是鄂省学政的亲传弟子,李左郡。传言他幼时聪明,常有妙语。
曾有私塾夫子出对对子为难他:“花坞春晴,鸟韵奏成无孔笛。”把鸟鸣声比喻成无孔之笛,确非一般。
但李左郡面无难色,不一会儿就对上了:“树庭日暮,蝉声弹出不弦琴。”将蝉声比喻为无弦的琴声,也别出心裁,因此夫子不禁十分惊奇。
还有一次他父亲考他:“柳线莺梭,织就江南三月景。”李左郡立即对道:“云笺雁字,传来塞北九秋书。”奇童的名声就此传播。
他比沈弈大不了几岁,今年十九,年轻。
除此之外,就没有让沈弈放在心上的对手,感到意外的是他还在那群学子中听到自己的姓名。
“湘省的沈善化有来嘛?上一次届乡试就没见他,你们有见过他吗?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小桌上,带着四方平定巾的学子问道。
“应该有来,上次听闻他父亲离世守孝三年,如今厚积薄发,应有一场好戏看。未有相识,想来也是位有匪君子,也不知他与李左郡哪个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