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对主考官来说,分量至重,也让学子听着很舒坦。
延续平朝的渭朝,还对批卷负责的考官进行相应奖励。如宣武年间,同考官庶吉士章守以校阅允当,授职检讨。
自然而然同样对衡鉴不公,草率将事者,罚不贷。
像宣武年间第二场乡试,主考官吴功阅卷喝酒误事,取文不配位十人入榜,渭帝罚以卸官,打入大牢,择日全家发配千里之外边关。重罚让人瞪目结舌。
现在,在内帘门中,林哲手中拿着决定数千人命运的草纸,与其余两位主考官进行激烈讨论。
第61章
撤堂之后正开颜,落卷偏来乱似山。点句匆忙难搁笔,批词痛痒不相关。先防熟友逢人骂,尤虑通儒被我删。拼却出场稀见客,一年半载再回还。--《落卷》
在科举考试中竞争最激烈的是乡试,因此实行乡试中举分省定额制,湘省与鄂省共四十名额,今年恩正并科允八十位生员中榜。
渭朝规定乡试结束后半个月必须完成阅卷并放榜,放榜前几日,中举文章八十篇已抉择出,只剩排名次,这是三位主考官的事了。
填榜的规矩,从第六名填起,直到最后一名。前五名五经取士,每经各取一名为首,名为五经魁。
内帘门中,其余中举排序三位主考官没有异议,对于五经魁的第一名抉择,林哲与侯朗各站一卷,发生争执。
“此文理得辞顺,文章恭检庄敬,出类拔萃。丙申号当取解元!”侯朗本经为礼,对于这篇朱卷,一见如故,甚是对胃口。
本经为书的林哲,反倒看上另一篇以易为本经的朱卷,言说:“非也,本官仍认为庚辰号的文章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更该取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