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页

第105章

惜二十载春秋过,凌霄一志终得愿。

明日做为朝廷客,盼许君心相见欢。

花满楼中与杨隐舟的对话,让沈弈受益匪浅,理清了自己的心绪。当他还想与对方见面的时,时间已经不经意间来到了殿试的日子。

在此之前,沈弈还参加了磨勘和复试两道例程。

磨勘便是在乡试放榜后,由主考、监临、布政使、知府等对中举考生的试卷进行勘验;复试则是在会试之前,由朝廷对各地举子的学识进行一次考察。

因此这本是考中了举人后,为了防止考生或考官舞弊用的。渭朝时期被挪到了会试之后,殿试之前。

要求所有贡士在会试前的一个星期开考,通常只考一文一诗。

由礼部的官员监考,其中前一二三等准予参加会试, 第四等要罚一科或一科以上,不列等者则要废黜贡士身份并且追责推选他的同考官和主考官。

而如有特殊原因没能按时参加复试,那么非但不允许参加殿试,而且还要在殿试结束后,再进行复试。

沈弈毫无波折的通过了两项考核,笑话,要是他作为一个会元都没有通过的话,那就是大大的牵连事故了。

做完这两项后,众贡士还不能离开,礼部官员监考的作用之一就是教导他们殿试面圣时的规矩。沈弈是领头的,站在最前面,要学的礼仪也是最多的,光是他絮叨的话,都够装订成一本书籍。

比科举学的学问还叫人头疼,沈弈暗暗决定自己之后还是少来皇宫为妙。但也不行,那不就代表他没做成大官吗?还是多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