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页

穿过午门,映入眼帘的是整个紫荆城最大的宫门奉天门。

午门至奉天门的这段路,东侧有会极门,是联系文华殿、内阁的枢纽,也是前朝出入东华门的必经之路;西侧有归极门,是联系武英殿的枢纽,也是前朝出入西华门的必经之路。

这两个门南北侧各有十一间联檐通脊的庑房,东侧设实录馆、玉牒馆和起居注馆,西侧设会典馆。

此时,数丈高的朱红大门还紧闭着。

到辰时,伴随着朝阳的升起,四周传来一阵鼓乐声,大门才随之缓缓开启,站在广场前的众贡士继续穿过奉天门,立于皇极殿前广场的丹陛前,而以阁臣为首的读卷官和受卷官以及数十名执事则立于丹陛上,接受了众贡士的参拜后,便静候着渭帝的到来。

静候中,他们可以微微垂头,看向上位身穿隆重蟒袍的官员们。

身居高位的人都有着威严和强大的气场,总会让人感觉到被压迫和强烈的不安感。

官员们也会观着他们这些小贡士,被他们目光注视到的人腰板多数会不知觉的弯了弯,直到视线远离才会缓过来。

光是大臣就已经如此让人瑟瑟发抖,那掌控他们的渭帝又是如何的?

前路茫茫啊。

大臣中由首辅乔嵩隐站中,阁老之一的白熙在侧,他们是今科贡士的座师,沈弈也是第一次得见两者的真容。至于其他人,就一概不知了,没有一个熟悉的面孔。

渭朝的殿试策题往往先由内阁大学士等人拟定数道,随后让司礼监的秉笔太监送往皇帝面前选出一道作为策题,并密封送返内阁,并当场令内侍印刷出相应份数的试卷。

虽说皇帝是名义上殿试的主考官,但仍会设立一个临时机构,按照官位大小依次有读卷官、受卷官、印卷官、掌卷官、弥封官、监视官、提调官、巡绰官、供给官等执事官。

读卷官通常由内阁大学士以及六部和其他重要部门的堂上官合计共十七人担任,这个官位对于学历、出身要求较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