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页

若状元卷,则必出揆地所读,方得居首。间有出上意更置前后者十不一二也。

“揆地”指内阁。意思是说,虽说一甲的第一名到第三名是由渭帝钦定的,但那是在内阁递交上来的试卷的基础上评定,万一在评卷中,内阁认为你的试卷没资格递呈到渭帝面前,那么就算你写得再好也无用。渭帝自己予夺的情况实在少数。

阁老预先挑选出了明天用于读卷的试卷共计十二卷,并决定于渭帝面前朗读的试卷顺序。

眼下,会试第一沈弈的试卷正在阁老林青山的手中。

如果说会试以前的考试能够考出一个人对经书的熟悉程度及写文章的水平、会试策问考查出举子的学识的话,那么殿试策论就不仅仅要有见识,而且还要有胆量,要能够直陈己见,要能够针砭时弊,对一些敏感问题提出自己的改革意见。

可以说,只会颂圣的人是绝不可能考上进士的,更不要说状元了,因为一个正常的王朝也不需要只会唱赞歌的奴才。

没有真才实学,没有雅言高论,想要中这个状元,怎一个“难”字了得!

他盯着试卷上的文字,并没有急着动作,愣怔了一下,脸上现出了一种古怪,愈发显得可疑和引人瞩目。

试卷是糊名的,在阁老手中的会试前十试卷自然也是被打乱的,但他们可以凭借贡士的字体认人,在自己手中的这一篇策问,光看着就让人觉得赏心悦目,仔细观赏之下,更是让人惊叹起功力,鹤立鸡群,别具风格。

也正因此,试卷刚拿到,林青山便很轻易的认出来,这是如今“夺冠热门”沈长空的文章。

但林青山想把他的试卷撤下来,不入前十二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