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犹豫了一下:“陛下,臣请参与此案审理,确保程序公正。”
“准了。”
易华伟点头:“海卿主审,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朕要此案办成铁案,让天下人心服口服。”
“臣遵旨。”海瑞郑重行礼。
易华伟站起身:“今日就到这里。丘伴伴留下,其他人退下吧。”
众臣行礼退出养心殿。
王锡爵走在最后,回头深深看了皇帝一眼,才缓步离开。
殿门关闭后,丘成云低声道:“皇爷,王阁老似乎……”
“朕知道。”
易华伟打断他:“王锡爵与晋商关系匪浅,他长子去年纳了范家女儿为妾,以为朕不知道?”
丘成云惊讶地抬头:“皇爷既知此事,为何还…”
“打草惊蛇。”
易华伟冷笑:“朕故意说要调兵,就是要看他们的反应。你立刻派人盯紧王锡爵和晋商在京的联络人,记录所有往来人员。”
“奴婢明白。”
丘成云躬身,又犹豫道:“但若真如王阁老所说,涉及太后娘家……”
易华伟摆摆手:“朕自有分寸。太后那边朕会亲自去说。你现在要做的,是准备好晋商历年逃税的证据,特别是与边关将领往来的账目。”
“奴婢已命东厂档头整理完毕。”
丘成云从袖中取出一本薄册:“这是摘要,详细账目已存入东厂密档。”
易华伟接过册子快速浏览,满意地点头:“很好。另外,新军还是要调,但不必三万,五千精锐足矣。由你亲自带队,以巡查边关粮饷为名前往山西。”
丘成云一惊:“奴婢去?但奴婢不通兵事……”
“你是东厂提督,稽查不法名正言顺。”
易华伟意味深长地说:“朕会派人暗中接应你。记住,你的任务是拿到晋商与边关将领勾结的铁证,不要打草惊蛇。”
“奴婢明白了。”
丘成云深深一揖:“何时出发?”
“三日后。”
易华伟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骄阳:“赶在晋商收到风声前行动。”
丘成云郑重行礼:“奴婢定不负皇爷所托。”
易华伟转身,忽然问道:“丘伴伴,你可知朕为何一定要整顿商税?”
丘成云思索片刻:“可是为了充盈内帑?”
“不止如此。”
易华伟目光深远:“我大明税赋十之八九来自农税,商税不足一成。可如今商贸繁荣,商人富可敌国却纳税寥寥。长此以往,农民不堪重负,商人坐大,国将不国。”
丘成云若有所思:“皇爷高瞻远瞩。但改革商税,必触动既得利益者……”
“所以朕要先拿最猖獗的江南氏族跟晋商开刀。”
易华伟冷笑:“杀鸡儆猴。”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小太监的声音:“皇爷,锦衣卫指挥使骆思贤求见。”
“宣。”
易华伟对丘成云使了个眼色,丘成云会意地退到一旁。
骆思贤快步进殿,单膝跪地:
“禀皇爷,东厂密报,王阁老离宫后直接去了礼部右侍郎王家屏府上,两人密谈半个时辰。王侍郎随后派人从后门出府,往山西会馆方向去了。”
“朕记得王侍郎是山西大同府山阴人吧?”
易华伟与丘成云对视一眼,冷笑道:“果然沉不住气了。继续监视,不要打草惊蛇。”
“遵旨。”
骆思贤领命而去。
丘成云忧心忡忡:“皇爷,他们这是要通风报信啊!”
“让他们报。”
易华伟胸有成竹:“朕已命人截获所有往山西去的信件。他们越慌乱,露出的破绽就越多。”
丘成云佩服地看着年轻的皇帝:“皇爷圣明。奴婢这就去准备山西之行。”
“去吧。”
易华伟点头:“记住,安全第一。若情况有变,立即撤回。”
丘成云深深一揖,退出养心殿。
易华伟独自站在殿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
“来人。”他忽然开口。
王承恩悄无声息地出现:“皇爷有何吩咐?”
“备轿,朕要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
王承恩一愣:“现在?”
“现在。”
易华伟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是时候会会朕那位‘慈祥’的母后了。”(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