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的时候,先给对方甩出一个难以接受的条件,等到被拒绝,再提出真实意图,往往会更容易成功。
这种小技巧,姜芙玩得很熟练。
但对于相对耿直坦率的连耀来说,就有那么一点骇人听闻了。
不过他确实聪明,稍微一思考,也就明白过来。
“你啊,你这是把刘师长当鬼子整啊!”
连耀伸手在半空中点了姜芙两下,一脸无奈。
“我也是怕刘师长不同意嘛。”
姜芙走了两步,她弯腰,从海滩上捡起一枚漂亮的贝壳。
“看,在阳光下好像有一层闪粉,真好看!”
她举着贝壳,伸长手臂,歪头去看。
连耀只看了一眼,就把目光从贝壳上移开了,转而去看姜芙的侧脸。
他觉得,她比贝壳好看多了。
心跳有点快,嘴巴也开始发干。
连耀赶紧去摸水壶,他怀疑自己可能是在太阳底下站久了,竟有一点晕晕的感觉。
“咦,你不舒服吗?脸怎么都红了,是不是晒的?”
姜芙捏着贝壳,回头一看,发现连耀似乎不太对劲儿。
“快回家吧,别中暑了,改天再来。”
姜芙一把拉起连耀的手臂,叮嘱他注意脚下:“我扶着你,沙滩不好走,别摔了。”
连耀一声不吭,任由她搀扶着自己,还小心地控制着身体,别把全部重量压在姜芙的身上。
刚走出两百多米,碰到几个结伴而来的军属,其中一个还大喊道:“姜校长,那边有几个村民在卖鱼哩,特别新鲜,你要不要去挑两条?”
此时国家还没有规定休渔期,附近的村民偶尔摇着小渔船出海,每次打到鱼虾,除了自己吃,最多就是拿到镇上贱卖。
自从这里陆续来了军属,他们总算是多了一个“出货渠道”。
“去!这就去!”
姜芙高兴地应了一声。
海水还没有像后世那样遭到严重污染,又是刚捕捞上来的,再新鲜不过,碰巧遇到了,她怎么能错过?
而且,姜芙今天之所以跑来海边,也是想了解一下这里的海产品都有哪些。
如果真的建厂,光做豆腐粉条,那多没意思。
豆腐粉条,全国各地都能做,只要学会了手艺,有黄豆土豆,几个人就能支应一个小作坊,不过是产量多少的问题。
想做大做强,还得弄出本地特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