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2章 大宁侯替武将鸣不平

赵桓摆了摆手,说道:“不必了,我不过随口一提,并无他意。”

此时,一旁的大宁侯王暻开口了:“殿下此言差矣。我高丽的武将中,有不少文武兼修,甚至有志于科举,其才学不亚于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

他们选择投笔从戎,为保卫高丽疆土流血牺牲,理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大宋皇帝对为国捐躯的武将极为尊崇,修建了专门的烈士陵园,并亲笔题词立碑纪念。

每逢清明,大宋皇帝或摄政的贵妃都会率文武百官前往祭扫。然而,这些做法在我高丽却难得一见。

臣弟曾多次劝谏皇兄,学习大宋,应取其精华,而非照搬重文轻武之策。何况如今大宋早已不再重文轻武,文官武官同等重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更注重武官的培养与发展。

毕竟大宋的开疆拓土,皆赖武官之力。借此机会,臣弟仍想劝皇兄,切勿轻武重文。文臣固然重要,但不应将武将踩在脚下,连其基本尊严也予以践踏,此举实为过甚。”

言毕,他深深一礼,赔罪道:“皇兄,臣弟若有言辞不当之处,还请见谅。”

国王王铉未曾料到弟弟竟当面拆台,揭其短处,当众批评,令他颜面尽失。

若在开京王宫,他必会暴跳如雷,严斥大宁侯。然而此刻,他不得不强作镇定,生怕被人指责为心胸狭隘。

于是,他皮笑肉不笑地点头道:“你的意思我已明了,此事你亦多次提及,我正在积极稳妥地处理。今日是来拜会赵公子的,咱们高丽内部之事便不再多言。”

不料大宁侯正是借这位连大宋驻军统帅都恭敬有加的赵公子到来之机,抒发心中积怨。如今高丽奉大宋为宗主国,事事听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