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度法会,可以说是龙虎山最重要的法会之一了,能与之相比的也只有授箓法会和天师继任法会了。
不过,相比于后两者,传度法会无疑是更加重要的,毕竟只要有高功长老在,哪怕没有天师,龙虎山天师府就能正常运转。
至于天师府的诸多决策,高功长老们投票决定嘛,现在李清风闭关,天师府之中的诸事便是由这些高功长老们投票决定的,天师府如今仍然是井井有条。
而授箓法会呢,指的是让道士成就中三天境界,经过推举之后才能够参加的获取可以龙虎山天师府的名义行走在外,或是留下一脉传承的许可的法会。
传度之前为道童是和不入门的,传度之后入了门便是正式的道士,而授箓之后便是有了以龙虎山天师府名头行走在外的资格的授箓道士,行走在外可被称呼为一声道长,而等到了之后便可以经由天师许可,或是经由高功长老认可后,提前去往万法宗坛升箓,从而获得更高的神位,道职和更深层次的修行法门。
等到了上三天之后,便可以通过高功长老们的决策,或是天师特许再次升箓成为高功长老,进入龙虎山天师府的核心决策层。
不过,无论是授箓,升箓都是可以通过高功长老会或是天师以万法宗坛提前进行的,唯有这传度法会,三年一次,错过了就只能等下次,特许不得。
便是天师之子错过了一次法会也只能等待下一次法会,经由批准之后,功法或许可以提前传,但是传度却是要等到三年之后一同进行。
其根本原因并非是拜师,或是万法宗坛开启需要时间,亦或是科仪准备之事,而是因为传度的同时要给道士分发度牒。
度牒作为大唐朝廷给道士,僧侣颁发的身份证明,并不是龙虎山随便写写就可以的,这需要大唐朝廷掌管衙门接到龙虎山这边给的相关信息之后,统一登记颁发。
三年一次,每次差不多都有固定的人数,这是龙虎山天师府与大唐朝廷之间的约定,也是大唐朝廷用来控制龙虎山天师府等一种教派发展的手段。
不然,若是不加以管控,任凭这些教派发展下去,凭借着佛,道圣地的名头,很快这几家圣地的势力就要盖过如今占据主流地位的世家体系了,最终说不准都能颠覆了张家的统治。
因此,相比于更加少有的六年一度的授箓法会,三年一度的传度法会反而更受人关注。龙虎山麾下诸多支脉都会借此机会来龙虎山汇报一下自己这几年来的成果,并商讨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其他大势力也会借此机会来看一看龙虎山上又有了什么新苗子。
这一次的传度法会更是声势浩大,本来只有几个交好的世家会派人来龙虎山参加法会,朝廷这边也顶多派一个七重天境界的宗室强者过来看看,但是这一次的法会,大唐境内的五姓七望几乎都派了人来,有的甚至是家主亲至。
而大唐皇族这一边来的更是当今圣上的幼妹,儒家八重天圆满境界的大修士,长公主张晚彤。
虽然传度法会正式开始是在正月十五,但是,实际上在正月十四的晚上,将要参加法会的道童和主持法会的高功长老们便已经开始准备了。
十四日晚上的准备工作一共有四步。
第一步名为敕水禁坛。
顾名思义,就是以符箓敕过的净水扫净道场,涤荡尘埃,斥除妖邪。
这一步不是道童们做的,而是高功长老们做的,主持法会的高功长老元墨白带着自家大弟子王归元手里托着一个承装净水的钵盂。
钵盂非是什么金玉之器,乃是木质,而且非是什么陈年的古董,而是新制出来的法器,钵盂内外被刻画了一道道符咒,乃是敕令净水之符。王归元捧着钵盂,嘴里念叨个不停,仔细听去正是净坛敕水咒,目的自然是为了净化钵盂中的水。
而在王归元的身后,将要参加传度法会的道童们也手里端着一个巨大的钵盂——脸盆,里面也放着整整一盆水,跟在王归元的身后,最近念着敕水法咒。
无论是王归元手中的钵盂,还是道童们手里端着的木盆中的净水都不是李牧玄之前炼丹时候需要的毫无杂质,毫无其他力量的净水,而是有净化之力的水,被敕咒过的净水有净化妖邪之功效。
元墨白手中拿着一根杨柳枝,蘸着钵盂之中的水往外掸,最近也念叨着,却是念得“净天地神咒”,在要开法会的道场,绕着法坛一圈又一圈的走着,直到掸出去的水成了一个圈之后这才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