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通航的期盼

萧澜微微点头:“这样也可以,不过最好可以凑够150吨。”

“不是说一次运输200吨吗?”李新思一脸疑惑。

萧澜随即解释道:“老李,你有所不知,咱们多龙铜矿的海拔太高了,空气稀薄会导致飞艇浮力下降,因此蓝鲸1型飞艇到了雪域高原只能拉150吨左右。”

“原来如此。”李新思恍然大悟。

总经理张百杰询问道:“萧副总,蓝鲸那边不是有更大的飞艇?”

萧澜转过头回道:“有,蓝鲸2型可以拉500吨,蓝鲸3型可以拉2750吨,目前蓝鲸3型已经建了一艘实验型号,正在赣南地区试运行。”

“这么厉害?”李新思非常吃惊,他这几年都在矿区,对于内地的很多消息不太清楚。

张百杰解释了一下:“蓝鲸是海陆丰公司的子公司,这个公司是国内炙手可热的新兴高技术企业。”

“海陆丰公司?他们不是搞农业的吗?”李新思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拿起氧气罐吸了几口氧气,张百杰才笑着说道:“嗯,他们的主业确实是搞农业的。”

李新思感叹一句:“厉害!这个公司感觉要起飞呀!有这种大型运输飞艇,国内西部地区的用途非常多。”

张百杰摇摇头:“呵呵,不用感觉,他们公司27年的营收有八千多亿,净利润有2017亿,已经在天上飞了。”

“尼玛,简直是人比人气死人。”李新思感觉自己这几年没有回内地,怎么一下子就天翻地覆了。

“呼呼…”张百杰又吸了几口氧气然后才继续说道:“大家都看到了资料,我觉得三期开发方案,有必要根据蓝鲸飞艇的出现,进行全面的修改,你们有什么看法?”

“张总的想法非常有道理。”

“确实应该做出修改。”

“甚至之前的一期二期开发项目,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哪怕是上雪域高原,蓝鲸公司收费高一点,咱们也是可以接受的。”

“嗯,老李说得对。”

“按蓝鲸给电建的价格,每吨每公里0.3元,加上补返程空载的每吨每公里0.1元,差不多就是0.4元每吨每公里,这个价格可以接受。”

“我没有意见。”

众人七嘴八舌讨论了半个小时,终于确认了初步的合作想法。

有些扛不住高原反应的总经理张百杰,也在公司车队护送下,前往西域南部修养。

而另一边,为了更加适应发展的需要。

蓝鲸飞艇公司也正式将总部从汕美,迁移到了秦省首府附近,即也是渭城空港的旁边。

毕竟汕美这边不适合作为飞艇制造的基地,如果硬是要将蓝鲸飞艇公司的总部留在当地,显然会加大万高峰等管理层的管理难度。

加上关中平原腹地的氦气产能比较大,未来蓝鲸飞艇公司要开发客运飞艇,就必须采用氦气气囊,必须将客运飞艇的建造基地设置在秦省境内,靠近原材料供应,才可以最大限度节约成本。

因此顺理成章,江淼也不是那种固执己见的人,他同意了万高峰的提议,将蓝鲸飞艇公司总部迁移到了渭城。

刚刚完成乔迁工作,万高峰屁股还没有坐热,就收到了一个座谈会的邀请。

看着手上的座谈会邀请函,万高峰目光一闪,笑着向副经理杜河说道:“看来,我们的机会来了。”

“哦?”杜河看了一下那份座谈会邀请函:“黄河航道改造座谈会?原来如此。”

显然杜河也想到了这个座谈会的关键点。

万高峰嘴角微微一笑:“咱们公司在赣南地区测试的飞艇吊船项目,已经开始引起黄河沿岸地区的注意力了。”

另一个副经理黄琴心,也感觉这是一个大好时机:“确实,黄河的通航条件虽然不太好,但好歹是一条大河,如果可以改造成为1000吨到3000吨级的通航航道,那对于黄河沿岸地区,将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杜河查了一下黄河各段的通航情况后,他笑容更是难以抑制:“哈哈,现在黄河各段的通航情况非常差,被很多水电站和大桥,还有壶口瀑布卡住了,如果使用我们的飞艇,完全可以不用建设船闸,又不需要破坏壶口瀑布,就可以实现很长距离的通航。”

黄琴心也在看相关资料:“确实晋陕大峡谷的水深其实已经足够2000吨级别的船舶通航,只要将一部分河道改造一下,通航条件就可以获得很大的提升。”

思考了片刻,万高峰看向黄琴心:“黄副总,你准备一下,以黄河通航和蓝鲸飞艇相结合的模式,做一份专门的PPT,过几天我带过去座谈会。”

“没问题。”黄琴心点了点头。

万高峰提点道:“对了,如果资料不够全面,可以向总部的科研事业部请求支援。”

“好。”

万高峰虽然重视这一次座谈会,但他知道这是未来的事情,现在还是赶紧完成民勤那边的飞艇工厂二期规划。

因此他没有在新总部停留太久,第二天早上,就低调搭乘高铁前往民勤。

座谈会是半个月之后,时间还来得及,而且座谈会举办地点是在秦省,他只要在民勤那边完成二期扩建的规划工作,赶回来开会,还是来得及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