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叫外卖啊,一个月几千不少了!”
“就人家饭馆做饭,我给送到人家屋里去。”
正聊着,一辆黑车停在了路口,下来一男一女。
都穿着深色夹克,这装束一看就是更北边大城市来的。
那个女的笑着说道:“你们好,这里是前庄村么?”
“这里是前庄村,你们找谁?”
“我们是农业部门的,听说这边引进了一批新农机,想来走访一下。”
“新农机?你是说乡里农机社的‘勾芒’么?已经回去了!”
女调研员一愣:“回去了?不是说今天早上来这边工作么?”
难道“勾芒”的工作亩数作假?
他们是从农机社那边,了解了工作计划,然后再突击抽查反馈的。
要知道国家支持,就意味着补贴,就意味着钱。
骗补贴的行为层出不穷,很多就是靠着虚构效果,虚构数据,虚构先进性。
不过这次,显然她想多了。
“恁来晚了,人家已经干完嘞!”
一人绘声绘色的形容着,地道的鲁省口音听起来很有气势:“那玩意儿是真能啊!侧腰滴门一打开,花花花往外出蜜蜂!”
魔都打工回来的小刘纠正道:“人家那叫仿生飞行器!不是蜜蜂!出蜜蜂还了得!恁以为是蜜蜂窝窝呀!”
“那不是一个意思么!我们三个大小伙子往里面送料,都没那玩意儿撒的快,几百亩地,从前到后乱七八糟的事儿加一块,愣是没超过半小时就干完喽!”
“我还和那司机商量着,我二叔家的地也没弄,那司机不愿意,说都排满了,要赶去下一家,让我自己和农机社打电话重新约。”
女调研员拿出小本本,虽然没有赶上,但这些农户的反馈也很重要。
“要我说,他那个东西效率这么高,应该就指着一个地方洒,一个村都包圆了再去下一个地方,不然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
女调研员写下:统筹性有待提升,工作订单过于分散。
当然,这不是“勾芒”的问题,毕竟这是个新技术,不是所有人都知道。
如果“勾芒”的应用,能够更加普遍,就能像传统农机那样,有更合理的区域规划,效率应该还能再提升。
“那您觉得,勾芒的价格贵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