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开始调研

“我滴天爷,一亩地才五块钱!哪里贵了~!”

“去年找人手撒的,一亩地几十块钱,就这还得是沾亲带故才愿意来,每天管饭,农忙的时候谁家都缺人。”

旁边小刘突然说道:“一亩地五块钱?”

“嗯啊,咋了?”

“伱家300亩,他半小时挣了1500?”

肥是自家准备好的,勾芒也就费个油钱、电钱.

虽然没细算过但小刘感觉,这比送外卖有前途啊

他是去过大城市的,不觉得自己学不会操作“勾芒”。

只是心想这么一台机器,很贵吧?!

小刘决定回去打听一下,虽然老家这边只有一台,肯定不饱和,哪怕以后饱和了,他也能开去别的地方.那毕竟是一辆车子不是?

有趣的事情是.......

一通操作下来,农户感觉自己赚了,毕竟真金白银的省下了钱,全是纯收入。

(想)开勾芒的也觉得自己赚了,半小时一千多块,哪怕刨去成本,也肯定有的赚。

两边都觉得自己赚了,这就是生产力的提升......

而不是一个链条上的上下挤压内卷。

女调研员不但认真询问了农户们的想法,还去了勾芒刚才工作的地方看了一眼。

黄色的土地上,黑色的基肥很显眼。

而且恰巧旁边一块地上,有人正扛着麻袋,在隔壁地块人力撒肥。

撒的有稀有疏,不够均匀,和隔壁勾芒作业的土地,视觉上有着明显对比。

女调研员感觉这场景很有参考意义,拍下了一张照片,准备拿回去汇报。

然后叫上同事,出发去下一个调研点了.

这次得有点提前量,否则又赶不上热乎的。

同样的工作,在不同的省份,不同的村庄都在发生。

这次“两部联合调研”,从京北出发,兵分数路,化整为零,一路南下。

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