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病篇第二十三(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老岐啊,你这中医理论可真是博大精深啊!不过朕还有个问题,你这第四针到底是啥玩意儿?为啥这么神奇?”

岐伯哈哈一笑:“陛下啊,这第四针啊,其实就是咱们现在说的毫针。只不过在古代,针具的种类和规格没现在这么多,所以咱们就简单地分成了九针。这毫针呢,因为它的针身细长柔软,能灵活地穿梭在人体的各个角落,所以就被咱们中医们当成了宝贝。”

黄帝听得连连点头,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岐伯啊,你这说了半天,也没告诉朕这些穴位到底在哪儿啊!你给朕画画图,标标位置呗!”

岐伯一听,哈哈大笑:“陛下啊,你这可真是急性子啊!好吧,那臣就给陛下画画图,标标位置。”

说着,岐伯就拿出了一张人体穴位图,开始给黄帝讲解起来。

“陛下请看,这是咱们手上的合谷穴。它位于手背的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这个穴位啊,可是个万能穴,头疼脑热、牙疼、感冒啥的,扎一针下去,立马就见效。”

黄帝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这么神奇?那朕得试试!”

岐伯连忙摆手:“陛下啊,这事儿可急不得。针灸这事儿啊,得找专业的医师来操作,不然扎错了穴位,可就麻烦了。”

黄帝一听,连忙点头:“对对对,这事儿得慎重。那老岐啊,你继续给朕讲讲其他穴位吧。”

岐伯点了点头,继续讲解:“陛下请看,这是咱们脚上的太冲穴。它位于足背的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这个穴位啊,可是肝经的原穴,能疏肝解郁、调和气血。要是心情不好、肝气郁结啥的,扎一针下去,立马就觉得心情舒畅了。”

黄帝听得连连点头:“不错不错,这穴位还真是神奇。那岐伯啊,你这说了半天肝经肺经的,朕还是有点儿懵。你给朕讲讲这肝经肺经到底是咋回事儿吧。”

岐伯一听,哈哈一笑:“陛下啊,这事儿吧,说起来就像咱们家的两条大河。肝经呢,就是那条生机勃勃的春水河,它负责把气血输送到全身各处;肺经呢,就是那条清澈见底的秋水河,它负责把废气排出体外,保持身体的清新。这两条河要是畅通无阻,那咱们的身体就健康无比;要是堵了或者干了,那咱们就得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