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一听,眼睛又亮了:“哦,曲池穴听起来就像个清热泻火的大锅炉啊!那扎了这儿,是不是就能把体内的热毒给烧没了?”
岐伯摇了摇头,笑着说:“哪儿那么容易啊!热毒可不是那么好烧的。不过啊,扎曲池穴确实能清热泻火,让身体舒服点。而且啊,曲池穴还是个美容穴呢!经常扎这儿,能让皮肤变得光滑细腻。”
黄帝一听,乐了:“哈哈,这曲池穴还真是多才多艺啊!既能治病又能美容,真是太好了!”
岐伯也笑了:“没错,中医的穴位就是这么神奇。不过啊,针灸这事儿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得多学多练才行。”
黄帝接着问岐伯:“岐伯啊,你说说,为啥得了热病的人,身体会感觉沉甸甸的,骨头跟被锤子敲过似的疼,耳朵还嗡嗡响,整天跟睡不醒似的呢?”
岐伯一听,嘿,这问题有意思,立马来了精神,回答道:“陛下,这事儿啊,得从咱们中医的理论说起。得了热病,身体沉重、骨头疼、耳朵听不见、还老爱犯困,这都是因为热邪这家伙不安分,跑到骨头里捣乱去了。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咱们得用针灸,特别是那第四针,也就是长针,对着特定的骨头穴位下手,扎它五十九下,保管叫它老实!”
小主,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哦?还有这等神奇的操作?快说说,是哪些穴位,竟然有如此威力?”
岐伯捋了捋胡子,慢条斯理地说:“这事儿啊,咱们得从肾说起。肾呢,是先天之本,藏精纳气,跟骨头的关系那是杠杠的。得了热病,骨头疼,那就是肾经在抗议呢。所以啊,咱们得找肾经上的穴位,比如那个涌泉穴,就在脚底心,蜷起脚尖,脚底前部凹陷处就是它。这穴位啊,是肾经的井穴,就像是肾经的小泉眼,扎它一下,能清热泻火,还能补肾益精,治疗头晕、失眠啥的,简直不要太好用!”
黄帝一听,乐了:“涌泉穴,这名字取得,跟泡温泉似的,听起来就舒服。那还有呢?”
岐伯接着说:“还有太溪穴,在脚内踝后缘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这穴位啊,是肾经的原穴,就像是肾经的老巢,扎它一下,能滋阴补肾,调理月经,还能治疗咽喉肿痛、牙齿疼痛啥的。得了热病,骨头疼,扎它准没错!”
黄帝点了点头:“嗯,太溪穴,听起来就像是溪水潺潺,滋养全身,不错不错。那耳朵嗡嗡响,老爱犯困这事儿呢?”
岐伯微微一笑:“这事儿啊,还得找咱们的脾经。脾呢,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跟咱们的精神头儿那是息息相关的。得了热病,耳朵听不见,老爱犯困,那就是脾经在喊累呢。所以啊,咱们得找脾经上的穴位,比如那个太白穴,就在脚内侧,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处。这穴位啊,是脾经的输穴,也是原穴,扎它一下,能健脾和胃,清热利湿,还能治疗胃痛、腹胀啥的。得了热病,扎扎太白穴,保证你耳朵灵光,精神倍儿棒!”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太白穴,这名字取得,跟太白金星似的,一听就是能驱邪避凶的宝贝。那还有呢?”
岐伯继续道:“还有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这穴位啊,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扎它一下,能调和气血,通经活络,还能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失眠啥的。得了热病,扎扎三阴交,保证你气血通畅,精神焕发!”
黄帝一听,眼睛直放光:“三阴交,这名字取得,简直就是妇科圣手啊!那岐伯啊,你说说,那个刺骨病不食、啮齿、耳青又是咋回事儿?咋还跟肾和土扯上关系了呢?”
岐伯一听,就知道黄帝这是挖了个坑等自己跳呢,不过嘛,谁怕谁啊,咱中医理论那可是杠杠的!于是岐伯清了清嗓子,回答道:“这事儿啊,咱们得从五行说起。肾呢,属水,脾呢,属土。水啊,能滋养土,土呢,也能制约水。得了刺骨病,吃不下饭,牙齿疼得直咬牙,耳朵还青青的,那就是肾水泛滥,脾土受克的表现。所以啊,咱们得一边补肾,一边健脾。补肾呢,咱们刚才已经说过了,健脾呢,咱们就得找脾经和胃经上的穴位,比如那个足三里穴,就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这穴位啊,是胃经的合穴,也是胃的下合穴,扎它一下,能健脾和胃,益气养血,还能治疗胃痛、呕吐、腹泻啥的。得了刺骨病,扎扎足三里,保证你胃口大开,牙齿不疼,耳朵也恢复正常颜色!”
黄帝一听,拍案叫绝:“足三里,这名字取得,简直就是人体的能量站啊!岐伯啊,你这中医理论,简直就是博大精深,朕算是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