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一听,连连点头:“嗯,这穴位不错!以后大家要是脸颊肿了,就可以揉揉颊车穴了。”
最后啊,咱们说说下关穴。下关穴就在咱们的耳朵前面,颧骨下面的凹陷处。你张开嘴,用手摸一摸,就能找到一个凹进去的地方,那就是下关穴了。
下关穴啊,它可是个“通关神器”!为啥这么说呢?因为脾胃的湿气太重了,就会影响到耳朵的听力,让耳朵变得模糊、不清晰。而下关穴呢,它能够调节脾胃的湿气,让耳朵变得清晰、敏锐。
黄帝一听,笑得合不拢嘴:“哈哈,这穴位太棒了!以后大家要是听力下降了,就不用买什么助听器了,直接揉揉下关穴就行了。”
岐伯一听黄帝的话,也忍不住笑了起来:“陛下啊,您这想法真是有趣!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这些穴位能够治疗这些症状,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它们。咱们还是得注意饮食起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让身体更健康啊!”
黄帝闲来无事,就琢磨起人体那些奇奇怪怪的病症来了。他挠了挠头,自言自语道:“哎,我这心里老有个疑问,为啥有的人厥气一上来,喉咙就跟被锁住似的,说不出话来,手脚还冰凉凉的,大便也不顺畅呢?这事儿,得找岐伯问问。”
于是,黄帝迈着四方步,悠悠地来到了岐伯的草堂前,大喊一声:“岐伯,在家不?我有事儿请教!”
岐伯正忙着晒草药呢,一听黄帝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笑眯眯地迎了出来:“哟,黄帝啊,啥风把你吹来了?快请进快请进!”
黄帝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在了草席上,开门见山地说:“岐伯啊,我这有个问题想不明白,就是那厥气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的事儿,你给说道说道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岐伯一听,哈哈一笑:“这事儿啊,简单!厥气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说白了就是气血不通,寒气郁结。要想解决这事儿,得取足少阴经的穴位。”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足少阴经?那具体是哪个穴位呢?”
岐伯捋了捋胡子,慢悠悠地说:“这事儿啊,咱们得从头说起。足少阴经啊,就像人体的一条大动脉,专门负责给肾啊、膀胱啊这些地方输送气血。要是厥气堵在这儿了,那喉咙、手脚、大肠这些地方可就得遭殃了。所以啊,咱们得找个能疏通这条大动脉的穴位。”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连连点头:“那快说说,是哪个穴位能有这等神通?”
岐伯神秘一笑:“别急嘛,我先给你讲讲这个穴位的位置和作用。这个穴位啊,名叫涌泉穴,就在咱们脚底板上,差不多就是脚趾头往脚掌心方向弯的时候,那个凹进去的地方。你看,是不是像个泉水涌出来的小泉眼?”
黄帝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脚底板,恍然大悟:“哦,原来在这儿啊!那它有啥作用呢?”
岐伯解释道:“涌泉穴啊,可是个宝贝疙瘩!它是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就像肾经的开关一样。刺激这个穴位啊,能补肾益气、温阳散寒、舒经活络。你说吧,喉咙被厥气堵住了?刺激涌泉穴,气血一通,喉咙自然就打开了。手脚冰凉?那是寒气郁结,涌泉穴一刺激,寒气就散了。大便不利?还是气血不通的问题,涌泉穴一疏通,大肠就顺畅了!”
黄帝听得目瞪口呆:“哇,这么神奇!那除了涌泉穴,还有没有其他穴位能帮忙呢?”
岐伯摸了摸下巴:“当然有啦!还有个穴位叫太溪穴,也在脚上,就在内踝骨后面,跟腱和脚腕子中间那个窝窝里头。这个穴位啊,也是肾经上的大穴,能滋阴补肾、清热利湿。要是厥气堵得厉害,刺激刺激这个穴位,也能起到很好的疏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