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你站在答辩的门口,看着三年的汗水换来一句“写跑题了”,就像武大郎喝下那碗毒酒,心中明明知道,却什么都做不了。
这,才是真正的“武大郎的悲剧”——不是失败,而是明知无望仍竭尽全力;不是懦弱,而是没有选择的命运裹挟。
?
三、【重新讲一个武大郎的故事】
如果让我重写这个故事,它可能是这样的:
武大是个卖饼的,饼卖得不多,但很干净,很实在。街坊都说他老实。他有个弟弟叫武二,能打,出过名。他没那本事,就靠一双手、一副心。
他娶了个老婆,长得标致,人也精明。他自己知道,自己配不上,但他从没亏待过她。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做饼,攒钱,想给她一个稳定的家。
后来城里来了个有钱人,说要投资开饼铺,还能帮他做成“连锁”。他说好啊。老婆说不如试试,他就试了。谁知道,那人不是想投资,是想要他老婆。老婆也动了心。
最后,那人请他吃饭,酒里下了点“让人睡觉的药”。他喝了,一觉睡过去,第二天什么都变了。
他老婆成了别人的女人,铺子变了名。他走到街上,连块饼都卖不出去。
他站在河边,扔了一只饼下去。看着它沉了。他明白了:“我不过是想好好过日子,凭什么不让我过?”
他没有跳河,也没有报仇。他回到铺子,把招牌换成“武二饼”。没了老婆,没了铺子,没了希望,但他还有手,还有火。
他不再信别人了。他只信手里的面、锅里的火、嘴边的热气。
三年后,他的饼出了名。不是因为有钱,而是因为好吃。有人问他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