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看向意欢,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既有惊讶,又有好奇,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他微微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上下打量着意欢,缓声道:“哦?舒妃,你有何话要说?”
意欢深吸一口气,仿佛鼓起了全身的勇气一般,缓缓说道:“皇上,臣妾以为,后宫风波不断,实非偶然。究其原因,乃是皇上心中苦闷无处排解所致。皇后娘娘虽然地位尊崇,但终究无法完全洞悉皇上的心思与情感。臣妾斗胆,愿为皇上分忧解难,以解皇上心头之忧。”
她的话音刚落,整个御书房内便如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众人皆惊得目瞪口呆,尤其是皇后,她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地看着意欢,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愤怒与嫉妒,仿佛要将她生吞活剥一般。
然而,皇帝却并未像众人所想的那样勃然大怒,反而对意欢的话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微微眯起眼睛,目光如炬地紧盯着意欢,仿佛要将她看透一般。他的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缓声道:“舒妃,你的胆子可真是不小啊。不过,朕倒是喜欢你这份直率和坦诚。”
意欢感受到皇帝那炽热的目光,心中不禁一紧,但她很快便恢复了镇定。她挺直了身躯,不卑不亢地回应道:“臣妾不敢妄言,只是希望皇上能够心情愉悦,国家繁荣昌盛。”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字正腔圆,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自信和坚定。
然而,皇后在一旁却早已气得咬牙切齿,她那双美丽的眼眸中此刻充满了愤怒与嫉妒。她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怒火,插嘴道:“皇上,舒妃此言差矣。后宫不得干政,这可是祖宗留下的规矩。舒妃如此口出狂言,岂不是将祖宗家法视若无物?还请皇上明察秋毫,不要被这等妖言所惑。”皇后的话语中带着明显的不满和指责,她瞪大眼睛,死死地盯着意欢,仿佛要将她生吞活剥一般。
然而,皇帝对于皇后的话却似乎并不在意。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意欢身上,眼中甚至还流露出几分欣赏与赞许之意。他嘴角的笑容并未消失,反而更加明显了,轻声说道:“舒妃,你的确与众不同。不过,朕倒是想听听,你究竟有何良策,能够解朕心头之忧?”他的声音中带着一种期待与好奇,仿佛真的在意欢的回答。
意欢闻言,心中暗自思量,她深知此刻的回答至关重要,不仅关乎皇帝对她的看法,更可能影响到后宫的格局与自身的命运。她微微抬头,目光与皇帝交汇,那一刻,仿佛有千言万语在两人间流转,却又归于沉寂。
“皇上,臣妾以为,这世间万物,皆有其趣,皆可成为排解心中郁闷之良药。”意欢缓缓开口,声音柔和而充满磁性,“皇上日理万机,自然无暇顾及身边琐碎,但若能偶尔抽身,或游园赏景,或听曲观舞,甚至只是静坐于亭台楼阁之中,沐浴清风明月,亦能使心境豁然开朗。”
皇帝听着意欢的话,眼神中闪过一丝讶异,他未曾料到,这位平日里并不起眼的舒妃,竟能有如此见解。他轻轻点头,示意意欢继续说下去。
“再者,皇上亦可召见一些博学多才之士,与他们谈古论今,探讨治国之道。既能增长见识,又能开阔胸襟,何乐而不为呢?”意欢的话语中透露出对皇帝深深的关怀与期待,她希望皇帝能够找到真正的快乐,而非整日沉浸在政务的烦恼中。
皇帝沉默片刻,似乎在权衡意欢的话。他深知,作为一国之君,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到国家的命运,包括如何排解自己的心情。他看向意欢,眼中多了一份赞许:“舒妃,你果然与众不同。你的建议,朕会认真考虑。”
皇后在一旁听着,心中五味杂陈。她既惊讶于意欢的胆识与见识,又嫉妒皇帝对意欢的赏识。她强压下心头的怒火,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皇上,舒妃妹妹果然心思细腻,臣妾自愧不如。不过,后宫之中,亦有诸多乐趣,若皇上愿意,臣妾愿陪皇上游园赏景,共度美好时光。”
皇帝看向皇后,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他深知皇后的用心,也明白她作为皇后的不易。他轻轻叹了口气:“皇后,你的心意朕明白。只是,朕近日来心情烦躁,需要一些新鲜的事物来刺激一下。”
意欢见状,心中暗自窃喜,但她并未表露出丝毫。她深知,此刻的自己,已经成功地引起了皇帝的注意,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皇上,臣妾还听说,民间有许多奇人异士,他们或擅长杂技,或精通卜算,或能歌善舞,若能将他们召入宫中,为皇上表演,想必能让皇上大开眼界,心情愉悦。”意欢继续献计,她希望自己的建议能够真正帮到皇帝,也为自己在后宫中赢得一席之地。
意欢的话语还未落尽,便被皇帝那冷冽如寒风的笑容所打断。那笑容,不带丝毫暖意,仿佛是从冰窖中渗出的寒气,瞬间凝固了空气中的每一丝温热。皇帝的手中,紧握着那方沉重的镇纸,那是他平日里批阅奏章时用以镇压纸张的物件,此刻却成了他心中愤怒的象征。
只见他手臂一挥,那镇纸便如同被狂风卷起的落叶,狠狠地摔在了地上。“砰”的一声,清脆而响亮,那声音在寂静的御书房内回荡,如同皇帝心中愤怒的呐喊,震得人心神俱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