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当小老师

李白倘若真去当了几年官,用不了多久,便会放弃。

毕竟,他可是那个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这般豪言壮语的李白,骨子里满是对权贵的不屑与对自由的执着。

一旦经历官场的种种,尝过权力倾轧的滋味,感受过仕途的束缚,他就不会再有东风吹梦到长安的眷恋。

得给机会给他尝试嘛,经历越多能写出越多厉害的诗歌。

想到这纪由斗志满满。

“如何选拔贤能、整饬吏治以提高行政效率?”

“面对突厥、吐蕃等边疆民族的侵扰,该采取何种应对策略?”

“怎样协调佛道关系,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诸如此类关乎国家治理的策论问题,纪由耐着性子,一点一点细细地讲给他听。

......

纪由悉心教导,能传授的知识已然倾囊相授,剩下的便只能靠李白自己去领悟其中的门道。

李白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投入备考之中,纪由则直接回到现代。

一回到现代,纪由便拿出那些珍贵的手稿,说道:“喏,这些是王维和李白的。”

“一个身处长安,一个远在益州,我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才好不容易弄到手的,连乌骓都累得够呛。”

众人赶忙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将手稿一一收录起来。

在查看的过程中,大家发现,部分诗词与后世流传的版本还是存在着些许差异。

其中一人开口说道:“从这两人的字迹中,都能瞧出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李白写字,笔触奔放洒脱,笔锋凌厉刚劲。”

“王维字体工整秀丽,透着一股宁静雅致的气息。”

这是他们生平第一次亲眼见到李白的手稿,大家都感到格外新奇与珍贵。

翻来覆去的查看。

纪由递出户籍,“这是李白的户籍。”

郑教授接过发问:“部长,李白和王维他们个人的性格与他们诗词中所展现出来的特质类似吗?”

纪由思索片刻后回答道:“差不多吧,现在他们才20岁,但是我感觉性格都已经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