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我tm来啦!

第341章 我tm来啦!

长安城内,叛军首领王仙芝的首级尚未完全腐烂,新的一轮消息又传入皇宫了。

年仅十四岁的小皇帝唐僖宗李儇窝在巍峨龙椅之中,百无聊赖地瞧着朝堂台阶下那三位头发花白的宰相,困意如潮水般阵阵袭来,忍不住连连打着哈欠。

他实在难以理解,这些臣子们究竟在争执些什么。

明明在张自勉与宋威的联手打击下,黄巢已然落荒而逃,可为何他们还要在这朝堂之上吵得不可开交呢?

小皇帝懵懂无知,然而负责平叛的官员们心里却跟明镜似的。

若是把黄巢一举歼灭了,那往后的“绩效”可就没了着落啊。

毕竟,想要马儿跑,总得让马儿吃饱草不是?

于是,宋威并未乘胜追击,而是按兵不动,等待着高层下达新的指示。

平定叛乱乃是大唐的头等要务。

三位宰相各自心怀盘算,都期望由自己的心腹之人担任剿匪总司令一职。

这剿匪总司令权力极大,不仅能够指挥诸镇讨贼联军,手握重兵,而且一旦成功平定叛乱,那便是功德无量,名垂青史。

谁与剿匪总司令关系密切,在朝中的话语权自然而然就会增强。

因此,剿匪总司令的人选问题,便成了宰相们争权夺利的关键角力点。

宰相卢携手持象牙笏板,身姿挺拔,声音洪亮地进谏道:“陛下!宋威手持符节,掌管六道军事,而张自勉不过是个援军主将罢了。”

“自古以来,哪有主帅反过来受部将管辖的道理呢?”

王铎连忙在一旁附和:“陛下,宋威在宋州之捷中居功至伟,理应首功。”

“前去支援的张自勉将军及其麾下众人,皆应统一听从宋威的号令。”

郑畋听闻此言怒不可遏,大声驳斥道:“卢宰相,你可知道宋威在曹州竟然按兵不动长达三个月之久,还私自侵吞了五万石军粮!”

“若不是张将军及时赶去宋州救援,宋威早就兵败身死了。”

说着,他从袖子中掏出一个卷轴,神色严肃地说道:“这是平卢军侦察兵截获的密信,上面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宋威与黄巢暗中约定‘借道不杀’。”

“他就等着叛军前往河北大肆劫掠,自己好坐收渔利!”

王铎听闻,心中一紧,不由得想起三天前宋威派人送来的十车辽东人参。

他强装镇定,反驳道:“郑相,慎言呐!宋将军在濮州大破贼军四万,战功赫赫,怎可如此污蔑于他?”

卢携也跟着大声叫嚷起来:“郑相结党营私,意图扰乱朝堂。”

“陛下,请即刻撤了郑畋的官职!”

“我结党营私?”郑畋气得满脸通红,恨不得将手中的笏板直接砸到恶人先告状的卢携头上,“我看你们才是与宋威狼狈为奸,蛇鼠一窝。”

“宋威消极怠战,对贼军放任不管,致使贼军势力不断壮大。”

“我早就提议让崔安潜、张自勉取代他,若不是你二人一味包庇,这叛乱早就平定了。”

卢携与王铎二人同时怒目圆睁,齐声骂道:“你放屁!”

郑畋实在忍无可忍,一股怒火直冲脑门,撸起袖子便冲了上去,以一敌二,与卢携和王铎扭打在了一起。

三个老头在朝堂之上顿时乱作一团,你一拳我一脚,全然没了朝堂上的庄重与威严。

小皇帝李儇瞪大了眼睛,满脸懵懂地看着这突如其来的混乱场面。

这就打起来了?

好酷啊。

他终究是年幼无知,面对如此局面,完全不知所措,干脆谁的意见都不再理会,任由他们在朝堂上吵闹。

党派之争,乃是唐末的三大顽疾之一。

受此顽疾影响,大唐朝廷就如同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一般,政令不通,内耗严重。

黄巢则巧妙地采取了“避实捣虚”的流寇式作战方针。

遇到实力弱小的官军,他便果断出击,全力攻打。

一旦遭遇强敌,便迅速撤离,绝不纠缠。

专挑防守薄弱之处下手,从不纠结于一城一池的得失,也不据城死守。

面对朝廷的围剿,他时而诈降,待朝廷放松警惕,开始筹备受降交接事宜之时,又突然撕毁协议,发动偷袭,打得官军措手不及。

黄巢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抢夺钱财,扩充军资;二是招揽人马,壮大队伍;三是向朝廷索要编制。

当黄巢率军打到福建时,他的队伍已经发展到了二十万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