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毫不犹豫地说:“经费不是问题,只要能得到准确、有用的信息。你可以先做个预算,然后给我看,我马上批准。我们现在的投入都是为了以后在医药行业能站稳脚跟,这是必要的成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文站起身来:“好的,杨总。我这就去安排。我会尽快组建调查团队,开始对江岛医药行业的调查。”
杨开也站起身来,走到杨文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文哥,这件事就交给你了。我相信你能办好。这对我们医药公司的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杨文离开后,杨开重新坐回椅子上,他的目光落在办公桌上的江岛地图上。他仿佛看到了未来自己的医药公司在江岛蓬勃发展的景象,但他也清楚,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对江岛医药行业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
杨文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就开始忙碌起来。他首先从公司内部挑选了几个有调查经验的员工,然后又联系了几家专业的调查公司。经过一番沟通和协商,他组建了一支混合的调查团队。
调查团队的负责人是一个叫林泽的年轻人,他来到杨文的办公室报到。
林泽恭敬地说:“文哥,我已经接到任务了。我们会按照杨总的要求,对江岛医药行业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不过,我想再确认一下一些细节问题。”
杨文看着林泽说:“小林,你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林泽问道:“文哥,在调查现有医药企业的时候,我们除了公开的信息,是否需要尝试获取一些内部的经营数据呢?这可能需要一些特殊的渠道。”
杨文思考了一下说:“尽量通过合法、合规的渠道获取信息。如果是内部经营数据,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和企业隐私的前提下,可以尝试获取,但不要采取不正当的手段。”
林泽点了点头:“好的,文哥。那关于政策环境这一块,我们是否要和政府部门进行直接的沟通呢?”
杨文回答道:“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进行适当的沟通,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先收集现有的政策文件进行分析,对于不清楚的地方再去咨询相关部门。”
林泽自信地说:“文哥,我明白了。我们会尽快开展调查工作的。”
杨开的计划在公司内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杨文在安排好员工对江岛医药行业进行调查之后,决定自己也亲自深入市场去探寻一番。
清晨,阳光洒在江岛的大街小巷。杨文穿着一身朴素的便装,混在人群之中,开始了他的市场考察之旅。他首先来到了江岛最繁华的商业街,这里有几家规模较大的药房。
杨文走进一家名为“安康药房”的店铺,店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香。他装作普通顾客,在一排排药架间穿梭。
一位年轻的售货员小李看到杨文在药架前徘徊,便热情地走过来问道:“先生,您需要什么药呢?是自己用还是家人用呀?”
杨文笑了笑说:“我随便看看,想了解一下现在都有些什么新药。”
小李开始介绍起来:“先生,我们这里新到了一批治疗感冒的特效药,效果特别好。还有一些进口的维生素片,很受欢迎呢。”
杨文拿起那盒感冒药看了看,问道:“这种感冒药是本地生产的还是外地的呀?”
小李回答道:“这是本地一家药企生产的,他们在感冒类药物的研发和生产上还是比较有经验的。”
杨文心中一动,这正是他想要了解的信息,他继续问道:“那你觉得本地的药企和外地的相比,在质量和价格上有什么区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