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思考了一下说:“嗯,本地药企的药价格相对比较亲民,质量也还不错。不过有些外地的进口药,在药效上可能会稍微好一点,但价格就贵很多了。”
杨文点了点头,又问:“那你们这里卖得最好的药是哪类呢?是治疗疾病的还是保健类的?”
小李笑着说:“先生,现在卖得最好的还是治疗常见疾病的药,像感冒药、肠胃药之类的。但是保健类的药品销量也在慢慢上升,特别是一些补钙、补维生素的产品。”
杨文在药房里转了一圈,又和其他售货员聊了几句,然后离开了“安康药房”。他接着来到了一家小型的医药批发店。
批发店的老板是一位中年大叔,名叫张福。看到杨文进来,张福热情地招呼道:“兄弟,你是来进货的还是自己用啊?”
杨文说:“张老板,我想了解一下医药批发的行情。我有个朋友想做这方面的生意。”
张福一听,来了兴趣:“兄弟,现在医药批发可不好做啊。江岛的医药市场竞争很激烈的。你看,那些大的药企都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小的药企又在价格上互相打压。”
杨文问道:“那在你这里批发量最大的是哪些药品呢?”
张福回答道:“还是那些常见的药品,像消炎药、退烧药之类的。不过最近一些美容类的药品批发量也有点上升的趋势。”
杨文心中暗暗记下,他想起杨开提到的对美容类药物研发的想法,看来这个市场确实有潜力可挖。
杨文继续和张福聊了很久,了解到很多关于医药批发价格、渠道以及市场竞争的信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离开批发店后,杨文又去了几家诊所。在一家名为“仁心诊所”的地方,他看到很多病人在排队等候看病。
杨文找到诊所的医生赵大夫,表明了自己的来意:“赵大夫,我想了解一下您在用药方面的一些情况。您觉得现在江岛的药品在种类和质量上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吗?”
赵大夫摇了摇头说:“还是有些不足的。有些特殊疾病的治疗药物,我们还得依赖进口。而且,本地药企在新药研发上还是比较滞后的,很多时候我们只能用一些传统的药物。”
杨文认真地听着,问道:“那您对本地药企有什么期望呢?”
赵大夫说:“我希望他们能加大研发力度,多生产一些针对本地常见疾病的特效药,同时提高药品的质量。”
杨文在诊所里待了很久,和赵大夫以及一些患者都进行了交流,他收获了很多一手的信息。
一天下来,杨文虽然感到疲惫,但他的心里却充满了充实感。他知道,自己亲自到市场考察所获得的这些信息,对于杨开的医药公司计划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他带着这些信息,迫不及待地回到公司,准备和杨开好好汇报一番。
当杨文走进杨开的办公室时,杨开正坐在办公桌前看着一些文件。看到杨文进来,杨开抬起头问道:“文哥,你今天亲自去市场考察,有什么收获吗?”
杨文兴奋地说:“杨总,收获可不小呢。我去了药房、医药批发店和诊所,了解到很多关于江岛医药市场的情况。”
接着,杨文详细地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都告诉了杨开,杨开一边听一边点头,他知道,这些信息将会成为他们进军医药行业的重要参考,他们离构建医药公司的梦想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