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说道:“王院长,我们之前了解到贵医院有出售的意向,我们想详细评估一下如果我们收购后,重新运营起来需要投入多少资金。您能给我们说说医院目前设备的情况以及人员引进方面的需求吗?”
王院长叹了口气说:“我们医院的设备很多都是多年前购置的,大部分都已经老化,需要全面更新。初步估算,设备更新大概需要八百万左右。在人员方面,我们流失了很多优秀的医护人员,需要重新引进一批有经验的医生和护士,这方面的投入大概也需要两百万左右,还不包括后续的培训费用。”
赵强问:“王院长,那医院目前的患者流量大概是多少呢?如果我们重新运营,要多久才能恢复到正常的运营水平呢?”
王院长摇了摇头说:“现在患者流量很少,每天来就诊的患者大概只有几十人。如果能够重新注入资金,更新设备,引进人才,我想大概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能够恢复到正常的运营水平。”
小主,
杨文他们又在仁爱医院里实地考察了一番,查看了医院的各个科室、病房以及医疗设施的现状。
回到公司后,杨文再次整理了关于康源医药研发公司和仁爱医院的详细信息。他深知,这些信息将决定公司是否要迈出这关键的一步,在医药领域开启新的篇章。
他拿着整理好的资料,再次走向杨开的办公室,这一次,他的心中更加有底,因为他带来的是经过深入调查后的最准确、最全面的信息。
杨开看着杨文交上来的文件,表情严肃而专注。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他的目光在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详细的分析以及对未来前景的预估上缓缓移动。
文件中关于康源医药研发有限公司的部分,杨开看得格外仔细。他深知一款有潜力的新药对于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医药市场。那五百万的资金需求虽然不是小数目,但如果真如周教授所说,新药一旦成功推向市场能占据10%的国内份额且在国际市场还有巨大潜力,这无疑是一个诱人的投资。
他不禁喃喃自语:“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市场一直都很庞大,如果这款药真能在降低血脂方面有更显着效果且副作用更小,那确实是个难得的机会。”
接着,他又翻到了仁爱医院的资料。八百万的设备更新费用和两百万的人员引进费用,再加上半年到一年的恢复期才能达到正常运营水平,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杨开也看到了其中的潜力,仁爱医院曾经的骨科技术优势如果能重新被挖掘,再加上地理位置的优势,也许能够在当地医疗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正在杨开沉思的时候,杨文敲门走了进来。
“杨总,您看完这些资料有什么想法吗?”杨文小心翼翼地问道。
杨开抬起头,看着杨文说:“文哥,你这次的调查非常详尽。我在思考这两个项目的风险和收益。康源公司的新药研发虽然有风险,但收益潜力巨大。仁爱医院的收购和重新运营需要投入不少资金和时间,但如果成功,也能为我们在医疗服务领域打开新的局面。”
杨文点头表示认同:“杨总,我也是这么想的。康源公司的项目就像是一场赌博,但如果赢了,回报会很丰厚。而仁爱医院则更像是一个长期的投资,需要我们耐心地去经营。”
杨开靠在椅子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我担心的是康源公司的新药研发会不会遇到一些不可预见的困难,毕竟医药研发的不确定性很高。而对于仁爱医院,我们如何确保在投入资金后能够顺利地恢复运营并且盈利呢?”
杨文想了想回答道:“杨总,对于康源公司,我们可以在投资协议里加入一些条款,例如对研发进程的监控,以及如果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时的风险分担机制。对于仁爱医院,我们可以制定详细的运营计划,在收购前就确定好人员招聘的渠道和标准,设备更新的具体方案,并且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