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眼中精光一闪,接口道:“张元乃吏部尚书,执掌我大安官员铨叙升黜大权多年,门生故吏遍布朝野。更重要的是,他是司空卢颂的左膀右臂,是卢颂在朝堂上最重要的一条臂膀,几乎掌控着官员任免的半壁江山。砍去张元,便如同斩断了卢颂的一只手,能极大地削弱其势力,打破他对我朝官员任免的绝对控制,为我们后续彻底整顿吏治,扫清最大的障碍。”
“不错。”贾诩那双细长的眼睛眯了起来:“经过这段时日的清洗和震慑,吏部上下已是草木皆兵,人人自危。张元这老狐狸虽然警惕异常,但在我们步步紧逼,剪除其羽翼之下,也难免心神不宁,露出破绽。如今,他已是困兽犹斗,正是我们一举将其拿下的最好时机。”
“孔明,张元的罪证,准备得如何了?”余瑾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胸有成竹地轻摇羽扇:“回大人,针对张元的各项证据,已基本搜集完毕。从他早年任地方官时的贪墨劣迹,到执掌吏部后卖官鬻爵、培植党羽、打压异己的种种罪行,人证物证俱在,卷宗在此,足以将其定罪。只是……”他微微沉吟,“若想让他彻底无法翻身,让卢颂也无从辩驳,我们还需要一个决定性的突破口,或者说,一个让他自己都无法抵赖的关键证据。”
余瑾微微颔首,目光在三人之间流转:“这张元,为官多年,心思缜密,行事素来谨慎。他最大的弱点,或者说最可能被我们利用的环节,会是什么?”
三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都在迅速地分析着张元的生平、性格以及过往的种种行径。
“张元此人,看似清廉,实则贪婪无比。”诸葛亮率先开口,“但他敛财手段极为隐蔽,多是假借他人之手,或以古玩字画等雅贿形式进行。若要从贪腐入手,虽然证据确凿,但他必然会百般抵赖,将责任推给下属或那些所谓的‘雅贿’赠送者。”
贾诩阴声道:“张元最大的特点,是恋栈权位,视权力如命。为了保住吏部尚书的位子,他可以不择手段。或许,我们可以从他在某个关键官员的任免上,找到他徇私舞弊、甚至与敌对势力勾结的铁证。”
“又或者……”余瑾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极有规律的声响,“他压制已久的某个受害者,手中可能握着足以致命的证据。只是此人,需要我们去将他找出来,并说服他站出来指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人所言极是。”贾诩眼中闪过一丝赞同,“不过,张元背后毕竟是卢颂。一旦我们对张元动手,卢颂必然会倾尽全力反扑,甚至可能联合太师闻泽以及其他所有被我们打压过的势力,形成一股强大的反扑浪潮。这将是一场硬仗,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