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瑾闻言,嘴角却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我早已预料到卢颂会反扑。朝堂这潭水,若是不彻底搅浑了,又怎能摸清那些藏在深处的毒蛇猛兽?那些反对我的声音越大,恰恰说明我打痛了他们,触及了他们的根本利益!”
“既然如此,”诸葛亮羽扇一收,神情肃然,“便请大人示下,如何针对张元,布下这天罗地网。”
余瑾的目光在桌案上的京城舆图上缓缓扫过,最终停留在了吏部衙门和张元府邸的位置。
何时动手最为恰当?由谁出面实施抓捕最为稳妥?如何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封锁消息,防止张元通风报信或销毁证据?一旦卢颂得到消息,会从哪些方面进行反扑?他们又该如何应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被三人反复推敲,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夜色渐深,书房内的气氛也随着计划的逐渐成型而变得愈发紧张。
“此计的关键,”余瑾的指尖在舆图上某处轻轻一点,“在于此人,或此事。”他压低了声音,对诸葛亮和贾诩交代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引诱张元在某个关键时刻犯下一个无法挽回的致命错误。
诸葛亮和贾诩听完,眼中皆是异彩连连,显然对余瑾的这条妙计深感钦佩。
最终,余瑾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语气带着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迫感:“行动,就在三日之后,代号——‘惊蛰’。”
“惊蛰”一出,万物复苏,也预示着隐藏在地下的毒虫猛兽,即将被彻底惊动,再无藏身之处。
余瑾缓缓转过身,目光冷冽如冰,扫过诸葛亮和贾诩,一字一顿地说道:“此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张元这颗盘踞吏部多年的毒瘤,这枚卢颂安插在朝堂上的重要棋子,是时候连根拔除了!”
寒光闪烁,杀机已现。一场针对吏部尚书的雷霆行动,即将在寂静的京城夜幕下,悄然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