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国事沧桑

说着,王后冲着太子莫的方向,轻声问道:“莫儿,为娘考考你,针对刘公公的安排,你能猜到母后此时心中的打算吗?”

太子莫沉思片刻,随后点了点头,说道:“母后,我猜测,您之所以想让刘公公回去,是为了在京城安插一根眼线。这样一来,京城中发生的事情,我们都能及时知道,不至于一无所知,成了聋子。这就叫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小主,

王后轻轻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她说道:“嗯,莫儿,你说的很对。现在起,我们就要开始做复仇的准备,而要复仇,起码得知道对手在做什么,想什么,这样才能打败对手。刘公公,本宫的用意,你现在应该明白了吧?”

刘公公一听,顿时恍然大悟,他连忙恭敬地回应道:“王后娘娘,经您和太子爷这么一点拨,老臣现在完全明白了您的用心。请王后娘娘放心,老臣定当回去,像颗钉子一样,就钉在京城,随时关注他们的动向。”

王后笑道:“那就有劳刘公公了。”

刘公公说道:“老臣定当不辱使命,竭尽全力完成王后娘娘交代的任务。”

王后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歉意与感激:“刘公公,这次回去,你会面临诸多困难与危险,本宫只能委屈你了,你自己也得多多保重就是。”

刘公公闻言,连忙摆手,眼神里满是坚定与忠诚,他说道:“王后娘娘,您这说的是哪里话?能为王后娘娘和太子爷做事,是老臣的荣幸。老臣说过,为了王后娘娘和太子爷,老臣即便是粉身碎骨,也绝不退缩半步。不知王后娘娘还有什么叮嘱的?”

王后点点头,笑道:“刘公公啊,我相信你的能力。另外,除了你自己做一颗钉子外,还要多多拜访、联络和发动那些过去的老臣,他们可都是楚国的栋梁之材,曾为楚国立下过汗马功劳。你也要把他们变成本宫和太子爷的眼线,变成一颗颗扎进那个女人心脏的钉子。不过,你还要告诉他们,时机未到时,要学会保护自己,要稍安勿躁,保持冷静与理智。”

“你告诉他们,就说本宫说了,他们都是难得的人才,不会让他们就这样被埋没。你让他们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保存实力。终有一天,太子爷一旦东山再起,就是他们出山辅佐太子爷,再立新功,重振楚国威名的时候。让他们记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刘公公听罢,非常激动,坚定地回应道,语气中充满了决心与信心:“王后娘娘,您放心,您这么一说,老臣就全都明白了,该怎么去做,如何去做,老臣心里就跟明镜似的。”

将军说道:“对,刘公公在京城,末将在边境,我们里外团结,共渡难关,一心保卫王后娘娘,全力辅佐太子爷。”

王后闻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说道: “刘公公跟了本宫这么多年,你的办事能力与忠诚度,本宫向来都是放心得很。只是这次回去,你身上负有使命,所以定要处处小心行事,保全自己。至于将军这里,本宫和太子爷来这里并不久,和将军相处时间也不长,但将军的忠诚,勇敢和智慧,本宫非常满意。所以本宫也非常安心把太子爷交给你,本宫老了,也瞎了,无法对你承诺什么了,但我相信你会成为太子爷未来的肱骨大将,太子未来不会负将军的。”

太子忙上前一步,冲将军行礼,说道:“将军,一切就仰仗将军了。”

将军忙上前,回礼道:“王后娘娘和太子爷,这折煞末将了,末将承受不起。末将之所以这么做,完全出于本人真心,出于对王后娘娘和太子爷的敬仰,出于对楚国的深情。楚国不能再由那个坏女人祸害了,太子爷迟早要出山,重整旗鼓,重整山河,末将定当为太子爷做先锋。”

王后说道:“嗯,将军的心意,本宫和太子爷领了,大家就各自行动,积极准备。一旦时机成熟,你们就护送太子回京。”

刘公公和将军连忙说道:“是,臣等谨遵王后娘娘旨意。”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名小兵进帐来报:“王后娘娘、太子爷、将军,传旨官快到了,请速速出帐列队,准备接旨。”

王后闻言,神色从容,她轻声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走,咱们出帐迎接圣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