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闻言,不禁怒意更盛,最后拍案而起,大声斥责道:“那本王就亲自举兵去讨伐他们!他们以为有了兵权就能为所欲为,本王定要让他们知道,这楚国的天下,还是本王说了算。柳爱卿何在?”
柳公公听楚王呼喊自己,连忙上前,单膝跪下,应声道:“大王,末将在。”
楚王说道:“本王命令你为先锋官,节制手下人马,城里兵马也归你调度,即刻起兵抓捕太子和子初,不得有误。”
柳公公见状,连忙劝阻道:“大王,使不得,使不得呀!”
楚王眉头一皱,盯着柳公公,问道:“为何使不得?怎么,你要违抗本王命令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柳公公深吸一口气,说道:“回大王的话,末将不敢违抗大王的诏令。”
楚王说道:“那就好,你赶紧准备一下,马上出发讨伐太子和子初,务必将反贼抓捕归案。”
柳公公说道:“大王,末将有话要说,请大王先暂歇雷霆之怒,息虎狼之威,允许末将把话说完。”
楚王坐回自己的位置,不耐烦地说道:“柳爱卿,你有话就说吧。”
柳公公忙躬身行礼道:“大王,末将认为此刻出兵讨伐尚不是时候。理由吗?其一,太子和子初的密谋乃是极为隐秘之事,目前知晓此事的,对方有子初,子丑和太子,这边有大王、娘娘、卫队长和末将,除此之外,再无他人。楚国的将士和百姓们对此事尚一无所知。”
“此刻,在百姓和将士们的心里,他们认定打败天上王的不是末将,而是太子和子初,认为他们是楚国的英雄。若大王此刻贸然举兵讨伐,势必会引起将士们的疑惑和百姓们的恐慌,甚至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动荡和不安啊。”
“再者,大王若此刻兴兵讨伐太子和子初,未免会有些轻率,因为对于我们这些知道真相的人来说,大王这是在秉持正义,替国铲除。然而,对于那些不明白真相的百姓和将士们呢?他们恐怕会错误地解读大王的此举。他们必定以为大王是出于嫉妒贤能之士,上演一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剧。这样一来,大王一旦出城讨伐,就可能失去天下百姓和将士们的拥戴之心啊。”
“其二,大王啊,目前京城的军队不仅人数少,而且久被围困京城、早已身心俱疲,其战斗力已大不如往昔。反观太子所率的兵马,他们还以为自己打跑了天上王,此刻正是士气高涨,斗志燃烧如烈焰。大王,您试想,若以这样一支疲惫之军去对抗士气正盛的太子军队,又怎能确保胜利呢?”
“战胜了太子,大王和娘娘会失去人心和军心。如果战败了,太子和子初又岂能放过大王和娘娘,他们会一不做二不休,总之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末将恳请大王深思熟虑,切勿轻率行事啊。”
楚王听罢,虽然怒意滔天,但也无奈地叹口气,说道:“难道本王就只能束手旁观,默不作声,任由他们胡作非为吗?这岂不是意味着,我们刚刚摆脱了豺狼的威胁,转眼间又要面临虎豹的肆虐?如此奇耻大辱,本王怎能甘心忍受,又如何能够咽下这口恶气!”
新王后说道:“大王,您先别动气,这不大家还在商量着,事情总会有解决办法地,您一定要保重,楚国不能没有您,臣妾也不能没有您啊。”
说到这里,新王后又转向柳公公,急切地说道:“柳公公,本宫知道你主意多,你快想个办法,也好让大王安心才是。”
楚王摇摇头,说道:“爱妃啊,你也别太难为柳爱卿了,事已至此,他能有什么好办法?大不了,本王向太子和子初请降,甘愿把楚王宝座让给他,他来坐楚王。本王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带着你回后宫,安度残生。”
说到这里,楚王长叹了一口气。柳公公忙上前施礼道:“大王,您太仁慈了,可是太子和子初却不这么想。他们是不会答应的,他们恨不得置大王和娘娘于死地而后快。请大王三思。”
楚王闻言,不禁又勃然大怒,拍案而起,指着柳公公,大声说道:“左也不行,右也不行,攻也不行,退也不行。那还让本王如何?难道真让他们杀了本王和娘娘不成吗?”
新王后说道:“柳公公,快,你快替大王想个法子呀。若你这次能帮大王和本宫摆脱危险,大王不赏你,本宫也一定会重重赏你的。”
楚王说道:“对,对,柳爱卿啊,娘娘说的是,你主意多,一定能够想出办法。本王答应你,只要这次你能够帮助本王和娘娘度过此劫,届时本王一定重重赏你。赏你什么呢,对,本王封你为大元帅。”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