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建造海底城

第182章 建造海底城

整个石头城遗迹被一层厚厚的泥沙覆盖,随着海水的流动,泥沙轻轻翻滚,仿佛是岁月的尘埃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在这里,时间仿佛凝固,每一块石头、每一处痕迹都承载着无数的秘密,等待着后人去探索、去解读。

李月看到的全息图像可不是声纳显示器上的那些痕迹,而是经过智能系统还原后的彩色影像。文明废墟表现出明显的城市痕迹,让李月有了新的想法。

打开通讯器,李月直接跟秦明沟通,“我想尝试在海底建立一座城市。”

听到李月的话,秦明有点迟疑,“你知道星巢现在正在全力生产舰队,如果建立海底城,会严重影响舰队的建造速度。”

李月认真的解释,“我不会用星巢的力量,反正雷猿需要时间繁衍,2号星有足够的食物,1号星有资源,稍微差点时间积累,我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完成海底城。”

李月的想法很简单,她最近玩的很开心。星巢舰队的建造不能被干扰,持续发展也不能停。但是在不影响这两个任务的时候,能让自己随意的按照喜好做事,自然最好。

玻璃的制作是很多材料中比较轻松的,只要有足够的热量就可以融化沙子形成玻璃溶液。对玻璃溶液进行冷却就可以完成对各种形状的塑造。

确认要建造海底城之后,李月就想到一个主意。此时雷猿每天能增加1000人,还是星巢基地的培育结果。想要把1号星、2号星住满,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她正好可以用这段时间建造海底城。

雷猿的好处是只有4个月的孕期,一次1胎到3胎不等。1号星此时出生的雷源超过10万,还在陆续增加。2号星能供应充足食物的情况下,人口增长可以一直下去。

继续开发3号星为时尚早,目前星巢基地剩余的产能都用在查缺补漏上面。她准备等1号星彻底稳定下来,雷猿文明彻底进入工业时代后在继续开发新的类地行星。

李月建造海底城的原因有很多,之前她在湖底看到的风景就很好。此时她不用开发新行星,现有的两颗行星也可以稳定运转。她有足够的时间主持建造海底城。

海底城的材料无非是石头和玻璃,金属在海底很快就会腐蚀。而且金属也较软,容易变形。石头可以就地取材,不过形状很难控制。相比于之前的几种材料,玻璃的优势明显。

2号星上就沙子多,玻璃的制作也走向正轨。她正好利用这种便利,同时也能消化过剩的生产力。让雷猿不至于因为产能过剩而缺乏应有的活力。

1号星、2号星都没有经济系统,想要维持文明的活力就需要有一种价值来增加雷猿们的活力。有用的情绪价值就是性价比非常高的选择,让雷猿们认为自己被需要就可以提供情绪价值。

让雷猿们看到自己生产的资源被用在伟大的事业上,可以增强这种情绪价值。如果让雷猿们看到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落地吃灰,那么雷猿肯定不愿意继续生产,活力也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