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建造海底城

海底城选择玻璃后,第一个需要的就是玻璃板,1平方米的面积,5厘米的厚度。李月选择这种规格是因为,玻璃立体打印机的出料口这么设计更合理。

在金属立体打印设备的基础上,稍微修改一下,就成了玻璃立体打印机。沙子从入料口倒入,然后等待溶解,在出料口冷却定型就可以完成生产。

几十个这种设备,一天就能生产几千块玻璃板。另外一种玻璃建材就是玻璃砖。是真的砖头大小的玻璃。这种玻璃砖的作用就是砌墙,李月准备在深海砌墙。

用玻璃砖砌墙也非常容易,只要放下一块玻璃砖,然后加热表面,之后用另一块玻璃砖砌上去,如此反复就是一堵玻璃墙。同时玻璃砖也可以适应较为复杂的建筑环境。

玻璃砖准备好后,还需要准备纳米机器人,用来随时在玻璃墙内打通线路或者更复杂的规划。玻璃砖,玻璃板,玻璃棍。玻璃棍的长度是1米,直径是3厘米。

玻璃棍的作用就是代替钢筋,用来给需要的地方进行加固。需要更长的玻璃棍,可以将两根玻璃棍,首尾相连。形成更长的玻璃棍。3种基础材料生产不难,难就难在运输。

李月想直接用传送门,不过水中打开传送门,海水就会顺着传送门流出来,这就非常危险。目前李月能想到的就是直接用玻璃船拉到海底去。

或者是直接在建成区的海面上直接把大包的材料丢下来。这样只需要潜水员在海底直接等着原材料慢慢落入海底。这两种方式李月更喜欢第一种。

第二种选择危险系数太高,万一有个暗流,玻璃材料就会彻底报废和消失。能潜水的玻璃船,目前已经造好5艘,其中2艘玻璃船会不断寻找新的岛屿。

剩下的3艘玻璃船则将玻璃建材直接捆在玻璃船身上。虽然每次运输的都不多,持之以恒的情况下,也能产生不少的运力。李月当然不会跟着去。

小主,

李月会亲自参加海底城的建造,她此时正在星梭号上等待雷猿们把足够的玻璃材料运到位。然后她才会离开星梭号,前往建城位置亲自指挥建造海底城。

从水面降落到海底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不间断的运送下。李月的选的建城地点是城市废墟的边缘平地区域。平地就表示有完好的地基可以用。

几天后,在平地的中间位置就堆放了各种玻璃建材。李月穿着动力装甲,无视水压的威胁,无视恶劣的环境。此时的李月正指挥一个大型智能机器人打开它配属的探照灯。

探照灯在海底照射的距离不远,好在功率足够大。此时李月面前十几米的距离内都灯火通明。她指挥雷猿,“先起一个玻璃墙。”

随着李月的命令,这些雷猿把玻璃砖直接摆放到地面,然后手掌按在玻璃砖上,等玻璃融化或者软化后再把另一块玻璃砖直接粘上去。如此反复下来,一个标准的长方型玻璃房子就搭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