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晒谷场中权被夺,壮志未酬成秘员
晨光熹微,薄雾还未完全散去,青山村的晒谷场上已渐渐热闹起来。林小满早早来到这里,他听说村里有重要事务要讨论,满心期待能参与其中,为村子发展出谋划策。
晒谷场的一角,赵建国正和几个赵姓的族老们谈笑风生。看到林小满走来,赵建国的笑容瞬间淡了几分,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悦。
林小满满脸热忱地走上前打招呼:“赵主任,各位大爷,今天讨论啥大事呢?我可得好好学习学习。”
一位头发花白的族老瞥了他一眼,闷声说道:“这村里的事儿,有些你个外来的年轻人不懂,别瞎掺和。”
林小满尴尬地笑了笑,却没有退缩,找了个位置站定,准备听大家发言。
不一会儿,村民们陆陆续续到齐了。赵建国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乡亲们,今天把大家叫来,是要商量下村里那片果园的承包事儿。”
听到这话,林小满眼睛一亮,赶忙掏出笔记本,准备认真记录。
这时,一位年轻村民举手站起来:“赵主任,我听说邻村承包果园都是公开招标,咱村能不能也这样,让大家公平竞争?”
赵建国脸色一沉,不耐烦地回道:“咱村有咱村的规矩,公开招标多麻烦,还不一定能找到靠谱的人。我已经和几个人谈过了,他们经验丰富,肯定能把果园管好。”
林小满忍不住开口:“赵主任,我觉得这位兄弟说得有道理。公开招标能让更多人参与,说不定能找到更好的方案,也能增加村里的收入。”
赵建国转过头,冷冷地看着他:“林干部,这农村的事儿和你在城里想的不一样,你刚来,先多了解了解再说。”
周围几个赵姓村民也随声附和:“就是,赵主任心里有数,别瞎指挥。”
林小满只觉一股怒火涌上心头,但还是强忍着,耐心解释:“我不是瞎指挥,这是有成功案例的,公开透明的竞争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对村子长远发展有好处。”
然而,他的话被赵建国直接打断:“行了行了,今天主要是通知大家一声,不是来听你讲大道理的。就按我说的办,下周就签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