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满还想再争辩,却发现周围的村民大多沉默不语,偶尔有几个想开口的,被旁边人悄悄拉了拉衣角,也闭上了嘴。
讨论很快结束,林小满满心愤懑地回到村委会。他实在想不明白,明明是对村子有益的建议,为什么赵建国完全听不进去。他决定找赵建国再好好谈谈,争取改变他的想法。
来到赵建国办公室,林小满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赵主任,我还是觉得果园承包的事儿,公开招标更合适。这关系到村子的利益,也关乎公平。”
赵建国靠在椅背上,翘着二郎腿,点燃一支烟,慢悠悠地说:“林干部,你还年轻,有些事你不懂。这村里的人际关系复杂,公开招标,到时候各种亲戚朋友都来找我,我怎么应付?再说了,我选的人都是信得过的,不会坑村里。”
林小满着急地说:“可是这样做,其他村民会觉得不公平,容易引起矛盾。而且,不经过公平竞争,怎么能保证承包方案是最优的呢?”
赵建国不耐烦地摆摆手:“你别操心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你要是真闲得慌,就去把上个月的会议记录整理整理,别在这儿瞎操心。”
林小满无奈地走出办公室,他感到一种深深的挫败。他意识到,在这个村子里,赵建国的权威根深蒂固,想要改变现状,远比他想象的困难。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小满渐渐发现,自己被彻底边缘化了。村里的大小事务,赵建国都不再和他商量,重要会议也常常不通知他。他每天的工作,变成了整理文件、写会议记录,偶尔帮忙起草一些无关紧要的报告。
一天,林小满在整理文件时,发现了一份几年前的村子发展规划。他仔细翻看,发现里面有很多想法都很有前瞻性,但因为各种原因,大多没有实施。
他拿着这份规划,找到赵建国,兴奋地说:“赵主任,你看这份规划,里面很多点子现在还能用,我们可以参考一下,重新制定村子的发展计划。”
赵建国接过规划,随意翻了几页,就扔在桌子上:“这些都是老黄历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别折腾了。”
林小满不死心:“可是里面关于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部分,还是很有价值的。我们可以结合现在的政策,再做调整。”
赵建国皱着眉头:“你怎么这么固执?我说了不行就不行。你要是想干出点成绩,就好好把我交代你的活儿干好,别整天想这些不切实际的东西。”
林小满走出办公室,望着窗外的青山绿水,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自己刚来青山村时的豪情壮志,本以为能大展拳脚,为村民谋福祉,没想到如今却被当成一个无关紧要的文字秘书。他感到迷茫和无助,但内心深处,那团想要改变青山村的火焰,却依然在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