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雪花飘飘

整个夏天,刘勇强只储备过冬物资吗?当然不,他的七万大军可都集结到了东北,玩呢?当然是攻城掠地!这个夏天,他的大军横扫整个辽东,东起鸭绿江,西至大草原,北到辽河边,已经占领所有城市,遭到的抵抗微乎其微。

这么广大的土地上,只有200万人,如胡椒面撒进了面盆里,半天找不到人,固定的据点就那么几处。全部占据,保证俄国人找不到任何一个城市过冬。

200万人,分散在广袤的辽河大平原上,那真的是太富了。无怪乎山东、河北人玩了命的闯关东,那可是真闯啊,抓住是要砍头的。鸦片战争后,俄国人夺取了广袤的土地,清政府有限的解除限制,短短四五年时间,涌入了几十万人。到处都是青壮年,都是光棍。怪事了,一问才知道,清廷方边有要求,不能带女眷。目的是让男人在这里开荒,但别留在这片土地上。等赚够了钱就回老家去,东北还是留给旗人的好。

这政策谁想出来的,真特么绝了!

刘勇强得知这个情况之后,鼓励东北的光棍回家把老婆孩子领过来,这是免费的广告。今年就立刻增加了十几万人,除了家属外,全都是新移民。

他还派卢伟去山东招兵,跟剿匪的李鸿章打了招呼,联系被他打的到处跑的捻军,可以来东北安家,刘勇强收他们,给刘将军当兵,每个兵可以分100亩土地,不当兵,一个男丁只给30亩,全家来也只给50亩。

这个政策让他招到了两万捻军,这些可都是能骑着骡子包围僧格林沁的猛人,别的本事不敢说,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能力超强,从道光中期打游击耗死了两个皇帝了,硬是没人能把他们剿灭。当然这些人中,流窜到东北的,就当了土匪。东北的匪患为什么那么严重,就是因为山东移民带来的文化,或许是因为梁山就在山东吧。

两万捻子,家属安置在靠南的辽河流域,将他们整编集训,每人配发扫荡辽东后缴获的战马,一人双马甚至三马,机动能力肯定远超骡子。备好棉衣棉鞋棉袜,戴上狗皮帽子,脸上只露个鼻孔,这个冬天就靠他们作战了。

一切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十一月底迎来了一场飘飘扬扬的大雪。

四平。嗯这只是刘勇强的叫法,现在是买卖街,以后的梨树镇。原本只有两条做买卖的街道,明朝时候据说这里就是做买卖的地方,北边是蒙古人的草场,汉人从南边来,用食盐和粮食交换蒙古人的马匹,后来汉人的货物扩展到棉布、丝绸、茶叶以及锅碗瓢盆,蒙古人出售的还是马匹。单边贸易规模是做不大的,所以这里还是买卖街,没变成买卖城。

买卖街围绕两条街道,闽军的土建队挖掘了密如蛛网的壕沟,对面的俄国人则修建了巨大的俄式木质营寨,看起来就有一股子粗犷的气质,没有西欧严谨,没有日本精致。

大平原,一览无余,两地相隔五公里都能看到俄国人激动的奔出营寨,迎接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