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镇外一个战壕中的刘安见状,装模作样道:“瑞雪兆丰年,看来俄国毛子也懂这个道理。”
由于是第一批选择跟随的刘勇强的太平村士兵,他升官了,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队长,但已经有资格上夜校,进扫盲班了。最近学了点东西,感觉自己跟其他大头兵不一样,有点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对劲。他们打过来了。兄弟们,抄家伙!”
刘安看到俄国人出营列阵了,他们推出了大炮。这些家伙打算趁着下雪来进攻。
密集的枪炮声响了一天,俄国人丢下了几百具尸体铩羽而归,然后老实了。
修了一个夏秋的防御工事,还是刘勇强出图,中国人出工,那土木作业质量杠杠的。岂是俄国人一个冲锋就能拿下来的。
作为总设计师,在这场辽东大雪前就南下了。刘勇强坐镇福州,一点不影响指挥战斗,因为电报已经从营口通到买卖街。
第一场战斗的结果半个小时后他就知道了,并不惊讶,他在等更大的战果。
俄国人老实了三天,大雪纷纷,气温下降了好几度,借用十年后才可能出现的描术‘枪栓都拉不开’,于是俄国人再次冒雪出击。
又是一天枪炮齐鸣的激烈战斗,不一样的是,这一次似乎只有闽军这边开枪,俄国人那边只有炮声。
因为零下七八度的气温,已经不允许人类的肌肉关节做出装填弹药这么精密的动作,炮兵还能操作,因为可以带着手套,步兵实在是做不到,加上俄国人本就不是精细的民族,相比列阵对射,他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