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连忙躬身应道:“是,父皇!儿臣定当谨遵父皇教诲,全力以赴,不辜负父皇的期望!”

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同时眼角余光还不忘扫一眼站在朱棣身后的朱高炽,眼神中带着挑衅之色。

朱高煦心中暗自得意,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统领大明水军的辉煌未来。

朱高炽看着自己弟弟这个样子,心中暗想:傻弟弟,你又被咱父皇忽悠了。

郑和恭恭敬敬地双手捧着帅印,起身,转身带着众将军向战船走去。

“启航,出发!”郑和一声令下,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港口回荡。

随着这道命令,战船缓缓启动,巨大的船帆在海风的吹拂下猎猎作响。

船头劈开波浪,船身逐渐加速,向着锡兰山国的方向驶去。

站在岸边的朱棣目送着战船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海平面的尽头。

朱棣原本满心期待,等所有北伐所需的军需设备全部抵达后,便立刻率军出征,然而,他的计划却遭到了群臣的强烈反对。

朝堂之上,一片嘈杂之声,大臣们纷纷进言,各抒己见。

“陛下,依微臣之见,不妨稍安勿躁,等待郑大人攻打锡兰国的消息传会后,再行决定是否攻打鞑靼也不迟啊。

况且如今大明军队已经换上了崭新的军服,又有汽车这种比马还快,能遮风挡雨的神器,即使天气寒冷,也无需担忧。”邱福高声说道。

邱福一直以来都是站在朱高煦这一边的,他满心期望着朱高煦能够登上太子之位。

而此时,朱高煦正跟随郑和一同攻打锡兰国,尚未归来。

邱福自然不希望朱高煦错失这次北伐的军功,因此即使其实大明只有小部分的汽车,但他极力劝阻,想朱棣暂缓出征。

“陛下,北方的游牧民族十分强悍,微臣认为多线作战,恐怕会导致边防空虚啊,”都督佥事、阳武侯薛禄紧接着说道。

听了众大臣的一番议论,朱棣的眉头紧紧皱起,心中的不悦愈发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