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也不得不承认,也许群臣所言并非毫无道理,主要是不知道现代的这些武器和通信设备在战争中是否起到了作用?
锡兰国反了,沿海各国也不知道会不会反?
他目光如炬,缓缓地扫视着朝堂上的每一位大臣。
整个朝堂鸦雀无声,只有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响:“朕自然深知边防的重要性,然而北方的祸患,就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朕的背上,让朕日夜难安啊!”
他的话语虽沉重而有力,却透露出他内心的忧虑。
大臣们都低头不语,不敢轻易接话。
这时,宁阳伯陈懋走到殿中,躬身施礼,恭敬地说道:“陛下,臣有一计,或许可以缓解目前的困境。”
朱棣微微抬起头,注视着陈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陈懋直起身子,语气坚定地说:“陛下,我们可以先派遣一小队精悍的人马,秘密前往北方,侦察敌军的动向。
这样一来,我们既能及时掌握北方的军情,又能避免同时与多方敌人交战的风险,等到郑大人那边有了确切的消息,我们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
朱棣听完陈懋的建议,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他沉思片刻,然后缓缓地点了点头,说道:“此计甚妙,就依卿所言,那么,派谁去执行这个任务呢?”
陈懋虽然没有在明面上支持朱高炽,但大比武和军演过后,他暗地里一直站在朱高炽这边。
陈懋略一思索,答道:“陛下,臣举荐火真将军,他智勇双全,定能不辱使命。”
火真是太子亲卫队特种部队的大队长之一,跟着朱吾能学了不少现代的东西,也会开车,会不少现代的技能。
朱棣对火真的能力也颇为认可,当即下令道:“好,就派火真率汽车兵带上无人机前去探查。”
朱棣又将目光投向了门外,喃喃自语道:“希望郑和能早日传来捷报,如此,朕便能放心地北伐了。”
朝堂上的大臣们见皇帝已有决断,也都不再言语,静静地等待着局势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