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想才有动力,这理想不仅是朕的,也是你们的,更是全体大秦子民的。”
包拯神情肃穆,说道。
“陛下心怀苍生,此乃大秦之福。
臣定当铭记陛下教诲,为这理想竭尽全力。”
苏长青接着说道。
“大秦的终极使命,便是统一全世界,让大秦的荣光遍布全球。
未来,全世界所有民族都会是大秦人,以大秦为荣。
我们要将大秦的文化、律法、仁爱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所有人都能在大秦的庇佑下,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
诸葛亮眼中满是震撼与敬佩,拱手道。
“陛下之志,气吞山河。
臣愿鞠躬尽瘁,辅佐陛下完成这千古未有之伟业,让大秦之名,永载史册!”
苏长青扫视着眼前两位肱骨之臣,大手一挥。
“好!有二位爱卿相助,朕信心倍增。
即日起,全力筹备新法推行与变法议事团组建事宜!”
诸葛亮与包拯领命退下,御书房内暂时恢复了平静。
苏长青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皇宫的景象,心中思绪万千。
一天后,一道奏折便被呈到了苏长青的御案上。
这是朝中一位资历颇深的老臣递来的,内容是对推行新法一事表达担忧,字里行间暗示着变法可能引发的混乱,以及对现有秩序的冲击。
苏长青看完后,眉头紧锁,他明白,这只是反对声音的开端。
与此同时,诸葛亮已经开始在朝中挑选支持变法的大臣。
他约见了户部尚书李斯。
“诸葛首辅,陛下此举实乃高瞻远瞩!
如今大秦积弊已久,唯有变法才能焕发生机。
李斯愿为变法赴汤蹈火!”
而包拯回到刑部后,也迅速召集了下属,开始商讨新法的宣传策略。
他一脸严肃地对众人说。
“此次陛下推行新法,关乎天下苍生。
我们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将新法律条传达至每一个郡县、每一个村落,让百姓们明白其中利害。”
几日后,变法议事团首次会议在宫中举行。
苏长青端坐主位,目光扫视着在场的众人,沉稳地开口。
“今日,便是我大秦变法之路的起点。
诸位皆是朝中栋梁,望能畅所欲言,为新法的推行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