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一位年轻的大臣起身说道
“陛下,臣以为推行新法,当以雷霆手段惩戒那些试图阻挠之人,杀一儆百,方能震慑朝堂内外。”
苏长青微微颔首,却并未立刻表态,他目光扫向诸葛亮,询问道。
“诸葛爱卿,你如何看?”
诸葛亮轻摇羽扇,缓缓起身。
“雷霆手段固然重要,但一味杀伐,易激起更多反抗。
臣以为,推行新法应恩威并施。
一方面,明确告知各方,违反新法必将严惩。
另一方面,对于积极配合变法的官员与百姓,给予适当奖励与扶持,如此方能让新法在平稳中推进。”
包拯紧接着站起身。
“诸葛大人所言极是。
此外,臣建议在宣传过程中,着重选取一些旧法弊端导致民不聊生,以及新法施行后有望改善民生的具体案例。
以此向百姓阐释变法的必要性,让民众从心底接纳新法。”
这时,李居正面露难色,缓缓说道。
“陛下,老臣担忧,新法推行过快,基层官员难以适应,恐会在执行中出现偏差,反倒误了大事。”
苏长青沉思片刻,说道。
“李爱卿所虑不无道理。
朕决定,在正式全面推行新法前,先在几个郡县试点。
派专员指导当地官员,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待试点成功,再逐步推广至全国。
如此既能让基层官员熟悉新法流程,也能为全面推行积累经验。”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会议又持续了许久,针对变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如财政调配、官员考核、民众安抚等,众人各抒己见,最终达成了诸多共识。
........
翌日。
早朝时分,金殿之上,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整齐站立。
苏长青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庄重,环视一周后,大声道。
“众爱卿,今日朕要宣布,大秦接下来的基本国策,就是依法治国!
自即日起,无论朝堂政务,还是民间诸事,都将有法可依。”
“大秦如今弊病丛生,原有的面貌必须改变!
唯有推行律法,才能重新得到老百姓的信任,稳固我大秦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