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便是问名、纳吉,到了纳征的时候,男方要请媒人和礼官作见证,女方家里也要请媒人和礼官去男方家里,将男方所写的礼书拿回,男女双方的媒人和礼官再一起护送女方的聘礼出门。
如此,男女双方的婚事便算是有了着落,过了纳征的婚事也轻易不得反悔。
而汝阳郡王既没有请媒人,也没有请礼官,直接就抬了聘礼上门,可见有多不合礼数。
强权之下没有人能看到这一点,日后赵琳嫁过去,更不会有人觉得不合理。
那么,直接抬聘礼上门,便等于婚事落定,就很有可能被众人默认。
如此一来,不知道要毁掉多少清白的姑娘和夫人,亦不知会助长多少人的歪心思。
周清漓以为,此举不可取,更不可成,便一定要帮赵琳退了这桩霸道的婚事。
赵琳感动之余,对周清漓也有了更高一层的认识,姑娘年纪轻轻,看事情却很深刻。
赵琳趁着周清漓这把东风,直接挑明了说:“你们上门来送聘礼,一无媒人,二无礼官,三无礼单,这如何说得过去。”
“倘若我今日将你放了进去,来日,岂不是谁打着聘礼的名头都能将人家闺女定下来娶回去,如此,规矩何在?礼法何存?男婚女嫁,岂不乱了伦理纲常?”
赵琳话落,周围百姓们议论的声音再次响起,若真如赵琳所说,那他们这些人的闺女岂不是也是如此。
赵琳这样的有权有势之家,还能拒上一拒,他们这些平头老百姓的闺女,若不想从了这强迫的婚事,岂不是只有投河这一条路走。
若是遇上些个有钱有权的公子哥儿,说不得连投河的机会也没有。
本来还在看热闹的众人,有的开始仗义执言。
“谁家正经娶媳妇连媒人都没有的!平阳侯打仗把银子花了,所以府里穷的连杯茶都没有,你们汝阳郡王府也穷吗!”
赵琳顺着声音去看,发现是个长相就十分刚正不阿的人,赵琳不由得在心里给他竖个大拇指,这大哥有点敢说。
不过施管家也不是吃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