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龙宫决战
第一卷:沉船惊现
第一章:水底惊云
暴雨如注,京杭大运河水面翻涌着浊浪。赵莽攥着防水手电,光束穿透雨幕,照见那艘半截浮出水面的古船。腐木船舷上布满墨绿色苔藓,船帆早已化作碎片,唯有船首雕刻的吞水兽仍龇着獠牙,仿佛在守护某个千年秘密。
"赵教授!这纹路太诡异了!"考古队员小王的声音通过水下对讲机传来。赵莽迅速穿戴好潜水装备,纵身跃入冰冷的河水中。水下探照灯次第亮起,照亮船身斑驳的木板——那些螺旋状的水纹符号在蓝光中若隐若现,每道纹路都像被水流侵蚀的漩涡,却泛着不属于自然的荧光。
当赵莽的指尖触碰到船舷的瞬间,整艘船突然发出齿轮转动的闷响。他惊觉那些螺旋纹路竟开始缓慢旋转,在水中搅起细小的涡流。更诡异的是,船底传来金属摩擦的声响,仿佛沉睡的机关正在苏醒。
"快撤!"赵莽对着对讲机大喊。话音未落,船身剧烈震颤,无数青铜锁链破土而出,链节上刻满与镜渊阵相似的符文。小王的惊呼声戛然而止,赵莽转头看见他被一道突然伸出的青铜爪抓住脚踝,瞬间拖入船底的破洞。
水面炸开巨大的水花,赵莽握紧龙头杖改装的水下推进器,顺着锁链游向船舱。腐朽的木门在水流冲击下轰然洞开,幽蓝荧光中,他看见船舱内整齐排列着数百个青铜箱子,每个箱盖上都刻着螺旋符号。而在最深处,小王瘫倒在一张石质祭台前,身旁漂浮着半块刻满星图的玉璧。
赵莽刚要去拉小王,石祭台突然亮起红光。青铜箱子同时开启,里面涌出银色的液态金属,在水中凝成机械鱼群。这些鱼群的鳞片上流转着幽蓝符文,张开的利齿间渗出腐蚀性液体。龙头杖自动启动,杖身龙纹喷射出金色水流,与机械鱼群的攻击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混乱中,赵莽瞥见石祭台上的玉璧。那上面的星图与《镜渊志》中记载的古代漕运路线完全吻合,而玉璧边缘的缺口,竟与父亲遗留的玉佩残片形状相同。当他试图拿起玉璧时,整艘船剧烈摇晃,船底传来惊天动地的轰鸣——某个沉睡千年的巨物,正在挣脱淤泥的束缚。
船舱内弥漫着腐朽与铁锈混杂的气息,赵莽的头灯扫过布满青苔的舱壁,光束突然被某个金属物体反射出冷冽的光。拨开缠绕的藤蔓,一座足有两人高的青铜水轮赫然出现在眼前,轮辐上雕刻着精美的云雷纹,每个凹槽里都嵌着拳头大小的夜明珠,在黑暗中散发着幽蓝的光芒。
"这是宋代最顶尖的水利机关!"赵莽凑近观察,发现水轮轴心与墙壁内的玉衡连动装置相连。这种利用杠杆原理控制水流的设计,在典籍中仅有零星记载,却从未有实物出土。更令人心惊的是,水轮边缘的齿轮仍在缓缓转动,发出细微的"咔嗒"声,仿佛刚刚停止运转不久。
沈清荷举着分析仪快步走来,屏幕上的数据让她脸色骤变:"这些青铜构件的氧化程度显示,装置在七十二小时内被启动过!"她指向旁边斑驳的水位标尺,锈迹斑斑的刻度停留在"七十二丈"的位置,远超运河正常水位。"这个数值绝非巧合,"她调出卫星云图,"你看,运河下游恰好有七十二座古代水闸遗址。"
赵莽的目光落在船板缝隙渗出的黑色黏液上,那黏稠的液体正冒着细小的气泡,在灯光下泛着诡异的紫光。"取样本检测!"他话音未落,整艘船突然剧烈晃动,青铜水轮开始逆向旋转,夜明珠的光芒瞬间转为刺目的猩红。玉衡连动装置发出不堪重负的金属呻吟,墙壁上的符文亮起,在空气中投射出复杂的星图。
"不好!有人在远程操控!"沈清荷的分析仪突然炸出火花,她急忙后退,却见那些黑色黏液沿着船板纹路汇聚,逐渐形成一张巨大的八卦图。当黏液接触到青铜水轮的瞬间,整个船舱响起震耳欲聋的轰鸣,装置启动的能量波在水中形成涟漪,将两人掀翻在地。
赵莽挣扎着爬起来,龙头杖自动发出金光,抵住即将倾倒的水轮。他注意到黏液中闪烁的细小颗粒,立刻掏出便携式显微镜——镜下显示,这些黑色物质竟是古代火药与镜渊能量的混合物。"他们想用这艘船引发运河水患,"他大喊道,"七十二丈的水位足以冲毁下游所有水闸!"
就在这时,船底传来锁链断裂的巨响。沈清荷的地质雷达疯狂报警:"船身正在下沉!水下有东西在拉动锚链!"透过破损的舷窗,他们看见无数青铜触手从淤泥中钻出,缠绕着古船缓缓拖向河底。而在更深的黑暗中,一个巨大的阴影正在苏醒,那轮廓与《镜渊志》中记载的"镇河兽"如出一辙。
赵莽握紧龙头杖,杖身龙纹与玉衡装置产生共鸣,在空气中勾勒出破解符文。"你去关闭连动核心,"他对沈清荷喊道,"我来挡住这些触手!"然而,当他挥杖击向最近的青铜触手时,却发现对方的表面浮现出与船身相同的螺旋纹路,每道攻击都被诡异的荧光漩涡吸收。
小主,
船舱内的水位迅速上涨,黑色黏液与水流混合,在舱顶形成巨大的火药云团。赵莽望着疯狂旋转的青铜水轮,突然想起父亲日记里的一句话:"镜渊之力,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或许此刻,他们需要的不是对抗,而是找到与这股力量共存的平衡之道。
暴雨渐歇,运河水面泛起诡异的青白色雾气。赵莽攥着龙头杖,看着魏崇带领的文物局特勤队荷枪实弹地封锁现场。对方胸前的工作证在探照灯下泛着冷光,可那眼神扫过船身螺旋符号时的细微颤动,却比运河底的暗流更令人心惊。
“赵教授,请配合工作。”魏崇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黑色长风衣下隐约露出皮质手套。他身后,十余名队员正用特殊设备扫描古船,那些仪器发出的幽蓝光束,与船身符号的荧光产生诡异共鸣。赵莽注意到,其中一人腰间别着的声波探测器,赫然是沈清荷参与研发的军用型号。
“这艘船涉及重大水利考古发现。”赵莽试图阻拦,却被两名队员架住手臂。他的目光扫过魏崇的袖口,一截明黄色帕角正若隐若现——那上面绣着的缠枝龙纹,与父亲遗物中暗纹的针脚走向分毫不差。记忆如闪电劈过:二十年前的深夜,父亲攥着半块染血的帕子,在临终前断断续续说“龙纹...漕运...”
沈清荷突然挤过人群,地质雷达的警报声刺破空气:“你们的设备正在干扰船舱机关!”她的屏幕上,原本稳定的能量读数开始疯狂跳动,青铜水轮的转动频率明显加快。魏崇回头瞥了眼仪器,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从怀中掏出一份盖着鲜红印章的文件:“国家安全局密令,无关人员立即撤离。”
赵莽挣扎着向前扑去,龙头杖的金光擦着魏崇的肩膀掠过。刹那间,对方袖口的龙纹帕子完全显露,帕角处用金线绣着的“镜渊”二字,与《镜渊志》里的古篆如出一辙。“你和镜渊会是什么关系?”赵莽的怒吼被突然响起的爆炸声淹没——船底传来锁链崩断的巨响,黑色黏液混合着水花冲天而起,在夜空中凝成巨大的螺旋图案。
魏崇趁机甩开他的纠缠,对着耳麦低声下令:“启动B计划。”数十架无人机从特勤队的厢式货车中升起,投射出的激光束在空中编织成封锁网。赵莽看着考古队员被强行押上大巴,心急如焚。更可怕的是,他发现魏崇的队员们正在往船舱搬运黑色箱子,箱体表面流转的液态金属纹路,与北极冰山实验室的装置如出一辙。
“赵教授,留得青山在。”沈清荷突然拽住他的手臂,悄悄塞来一枚微型存储器,“我黑进了他们的扫描系统,那些箱子里装的是...”话未说完,一道能量束擦着她的发梢飞过。魏崇站在船头,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面青铜镜,镜面反射的幽光与船身符号共鸣,整艘古船开始剧烈震颤。
运河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赵莽的玉佩在胸口发烫。他终于明白,魏崇接管现场并非为了保护文物,而是要利用这艘船启动某个惊天阴谋。当龙头杖自动指向魏崇袖口的龙纹帕子时,他突然想起父亲日记里的警告:“漕运龙纹,镜渊之钥,得之者可毁天地。”而此刻,这把钥匙,正握在敌人手中。
第二章:漩涡迷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