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洛阳惊变乱云生
景耀七年正月十五,洛阳太极殿的宫灯在寒风中摇晃,映得司马炎的龙袍泛着诡异的血色。司马昭卧榻前,太医令满头冷汗,手中的银针在烛火下微微颤动:“晋王……脉象虚浮,恐撑不过半月。”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启禀世子!”贾充浑身染雪,怀中的密函还在滴水,“陇右失守,姜维已与西羌结盟!”司马炎猛地攥紧龙椅扶手,指节在鎏金雕纹上刮出刺耳声响。他瞥向榻上昏迷的司马昭,又看向案头未写完的《平蜀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传令羊祜,即刻率五万大军夺回陇右。贾大人,你暗中联络蜀地降将,务必让姜维后院起火。”
与此同时,成都丞相祠堂内,姜维跪在诸葛亮牌位前,手中捧着陇右百姓送来的青稞酒。阿莱娜掀开祠堂厚重的棉帘,寒风卷着细雪扑进来:“大将军,洛阳传来消息,司马昭病危,司马炎急于立威。”她将密信递过去,信纸边缘还带着边关的霜气,“另外,南中孟获旧部有异动,恐与魏军勾结。”
姜维起身,七星剑在烛火下轻鸣。他望向墙上的《出师表》,墨迹虽已斑驳,“兴复汉室”四字却依旧刺目:“传令下去,马岱率两万精兵镇守南中,严防叛军北上。我们主力则沿祁山推进,趁司马炎立足未稳,直取雍州。”他顿了顿,目光转向阿莱娜,“你再去一趟西羌,说服大酋长增派骑兵助战。”
三日后,蜀汉大军开拔。姜维骑在赤兔马上,望着绵延百里的旌旗,耳边仿佛又响起诸葛亮的教诲:“祁山乃入魏咽喉,得之可断陇右,进逼长安。”然而,当大军行至西县时,探马突然来报:“将军!魏将邓艾在段谷设伏,截断我军粮道!”
姜维勒住缰绳,心中一沉。邓艾,这个曾在阴平道让他吃尽苦头的对手,果然不会坐视不理。他展开舆图,段谷两侧皆是悬崖,唯有一条栈道贯通。“传令下去,全军停止前进,在祁山堡扎营。”他转头对副将句扶说,“你带五千飞军,绕道卤城,务必夺回粮道。”
深夜,姜维站在祁山堡城头,望着远处魏军营地的灯火。寒风呼啸,吹得他披风猎猎作响。阿莱娜悄悄走近,递上一碗姜汤:“大将军,邓艾老谋深算,我们该如何破局?”姜维接过姜汤,却未饮下,目光落在段谷方向:“邓艾以为断我粮道便能逼退蜀军,却不知……”他突然冷笑,“我们可以将计就计。”
第二折?段谷奇谋破重围
正月廿三,段谷栈道。
句扶率领的飞军如猿猴般攀附悬崖,终于接近魏军粮营。月光下,他望见营内堆满粮草,却不见多少守卫。“不对劲,太安静了。”他低声对部下说,“小心有诈。”话音未落,四周突然响起梆子声,无数魏军从暗处涌出,箭如雨下。
“撤!”句扶大喊,飞军们转身便跑,却发现退路已被滚木礌石堵住。原来邓艾早料到蜀军会来夺粮,故意设下空城计。就在飞军陷入绝境时,远处突然传来马蹄声——是姜维亲率雪豹骑杀到!
姜维七星剑出鞘,寒光闪烁:“飞军听令,随我从左侧突围!”雪豹骑的弯刀在夜色中划出弧线,硬生生撕开魏军防线。邓艾在高处望见,眉头紧皱:“姜维果然狡猾,不过……”他转头对副将说,“派人去祁山堡,放火烧营!”
祁山堡内,阿莱娜正指挥士兵加固城墙。突然,西北方浓烟滚滚,魏军的“魏”字军旗若隐若现。“不好!”她立刻派人通知姜维,自己则带领西羌弓箭手登上城头。箭雨之中,魏军云梯不断架起,又被滚油和石块砸落。
此时的姜维还在段谷奋战,听闻祁山堡遇袭,心急如焚。“马岱!你带一万人回援,我继续拖住邓艾!”他挥舞七星剑,剑刃上已沾满鲜血。邓艾见状,亲自率军压上:“姜维,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千钧一发之际,远处传来嘹亮的羌笛——阿莱娜说服西羌大酋长,率领三万骑兵驰援!马蹄声如雷,西羌勇士们挥舞着弯刀冲入魏军阵中,瞬间打乱邓艾部署。姜维抓住机会,大喊:“蜀军听令,反守为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