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折?沓中谷地设伏兵
沓中谷地的寒风卷着砂砾,姜维望着远处扬起的魏军尘烟,手中紧攥着诸葛亮的连弩图纸。改良后的藤条扳机在阳光下泛着柔韧的光,弩臂上新刻的“汉”字,是羌族少年们连夜用秘银镶嵌的,每个字都对着北方的洛阳。
“大将军,邓艾的铁骑兵已进入‘死亡之喉’。”蒋斌指着两山之间的隘口,那里布满了伪装成积雪的滚木礌石,“丞相的木牛流马改装成了投石车,就等他们踏入阵眼。”
姜维点头,目光扫过谷底的枯树——那是他与诸葛亮北伐时埋下的暗号,每棵树的树干都刻着“汉”字,树皮里藏着引火的硫磺。忽然,第一声梆子响起,数百架木牛流马同时启动,巨石混着硫磺砸向魏军。邓艾的战马惊立,看见峭壁上突然浮现的“汉”字军旗,正是当年诸葛亮的八卦阵图。
“又是姜维的诡计!”邓艾的长矛劈碎飞来的巨石,却见弩箭从雪下破空而出,藤条扳机的轻响连成一片。蜀军伤兵们从岩缝中跃出,用断箭、骨刀与魏军殊死搏斗,每个人衣内都贴着绣着“汉”字的护心镜,那是阿莱娜用羌族羊毛连夜赶制的。
姜维站在高处,七星剑指着谷底:“当年丞相在祁山,用木牛流马运粮;今日在沓中,便用它投石破阵!”他忽然看见邓艾的帅旗转向,心中暗叫不好——魏军识破了前军诱敌之计,主力正绕道西侧的猿揉峡。
小主,
“蒋斌,带飞军去守猿揉峡!”他甩袖撒出诸葛亮留下的“迷魂香”,淡紫色烟雾中,“汉”字军旗的幻影在谷中四处闪现。邓艾的战马在烟雾中打转,铁骑兵的马蹄声与羌族鹰笛声交织,竟形成诸葛亮当年传下的“石兵八阵”回响。
第四折?雪山深处筑新城
西羌雪山的深处,篝火映着羌族勇士们冶炼连弩的火星。姜维跪在雪地上,用七星剑刻下“汉羌同源”的石碑,剑刃与冰雪相击,溅出的火花像极了诸葛亮七星灯的余烬。阿莱娜带着羌族少女们缝制军旗,每面旗的边角都绣着鹰纹与“汉”字,在风雪中猎猎作响。
“大将军,第一百架改良连弩完工。”羌族少年呈上弩机,藤条扳机处缠着诸葛亮当年赠给羌族的红绳,“老族长说,这弩箭要射向洛阳的魏旗。”
姜维抚摸着弩机上的“汉”字,忽然听见雪山深处传来驼铃声——那是马岱当年囤粮的商队到了。粮车上盖着的毡布,绣着的正是诸葛亮设计的木牛流马纹,每辆车辕都刻着“汉祚”二字。
“伯约,”马岱的声音从粮车后传来,鬓角已染霜色,“丞相临终前说,沓中谷地是蜀汉最后的粮仓,也是反攻的起点。”他指向雪山深处的隘口,“那里有当年魏延埋下的铁矿,足够打造十万支连弩。”